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丽娜 实习生齐盈泽 香港报道4月12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前总裁任志刚在香港货币及金融研究中心专家讲座上表示,当前局势下,应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发展。
任志刚指出,目前国际局势复杂,紧张的地缘政治影响持续,新冠疫情下各国防疫政策不同导致各国经济情况的异常不同步,美联储加息亦对各国经济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过去一段时间,全球负债上涨导致资产大量增长,带来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在此背景下,金融手段武器化成为了许多人担心及讨论的话题。
他认为,当前局势下,应“进一步快一点,将人民币国际化,降低对美元的依赖,降低对美国有能力影响的国际金融基础设施的依赖。”
美联储加息太少太慢由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新冠疫情影响供应链,美国劳动市场紧张等因素,美国通胀可能会比预期上涨得更快和维持得更久。任志刚表示,出于金融稳定和财政负担的考虑,美联储加息“太迟、太慢、太少,问题反而会越来越大”,加息期比较长,美国经济存在滞胀的风险。
除加息之外,美国的缩表也正影响着全球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表示,美联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央行之一,且美元是国际货币,其货币政策对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需特别关注,“资产负债表的缩表,有可能意味着全世界的流动性都会收紧,一些发展中国家就可能会经历资本外流、货币贬值,甚至资产价格下行的风险。”
任志刚表示,在此背景下,他对于内地的经济状况持有信心,但较为担忧香港经济情况。他认为,香港经济暂未进入快速复苏的阶段,外防疫情输入对人员流动有所限制,但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元利息却需要跟随美国而上。不过,他也指出,由于香港没有外债,加上拥有充足的对外资产净额,相信可以抵御目前困境“撑下去”。
在经济及金融手段武器化方面,任志刚指出,“美国有空间去利用它的货币在国际上的特殊地位达到政治目的”,例如利用SWIFT系统或冻结美元资产去制裁俄罗斯,以及目前对于中国企业在美国金融市场融资、以及美国人投资中国企业的限制。
他表示,相关手段或相当于实行资本管制,若日后美国禁止某些国家使用美元,更是相当于外汇管制。这些有关手段短期内或为受制裁国家带来不便,但长远反而对美国有重大负面风险,例如其他国家会担心是否成为制裁目标,影响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
黄益平亦表示,美国作为过去全球化时代的主要的制度维持者,如今在做着相反的事情,这反而会影响其他国家对于全球治理和秩序的信任。
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任志刚指出,在此背景下,应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改革。中国应尽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减低对美元的依赖,例如考虑将内地的支付系统框架开放予国外机构使用。不过他强调,内地应保留一定程度的资本管制,以免在人民币全自由兑换下,汇率与经济基调脱离。
黄益平指出,"十四五"规划中提及稳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时候应着眼全世界,构建一个最终全世界都能应用、推广的国际化金融产品,而非将来只被少数国家接纳的国际化。
目前,内地经济基本面健康,人民币暂时保持升值。黄益平表示,升值能否持续取决于宏观经济能否稳定,若5.5%的GDP增长目标可以实现,稳汇率也会相对有比较好的基础。由于当前PPI较高,但是CPI较低,对于内地的中下游制造商企业利润空间挤压较为严重,所以将来可能也会影响经济的态势。再加上中外利差的改变,因此在边际上应防范货币贬值。
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对人民币国际化有一定程度的帮助。任志刚表示,出于进行资本项目的管制,确保金融安全以及保持在国际层面的沟通,即构建“外循环”的需要,应充分利用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
任志刚建议,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应把握机会协助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增加其在资本市场,包括股市报价、交易和结算等多方面应用。
他表示,发展离岸人民币资本市场相当重要,如果恒生指数60只成分股用人民币报价、买卖,外国投资者便可有更多人民币资产选择,就会增加外资买离岸的诱因,呼吁香港加快这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