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通讯!高盛:中国债市仍具增长空间,2015-2025年外资流入料达1万亿美元2022-08-31 20:05:54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随着美联储持续大力加息抗通胀,美元大幅走强,今年新兴市场对资金的吸引力下滑。

国际金融协会(IIF)数据显示,今年7月非居民投资者从新兴市场投资组合中撤出98亿美元,连续第五个月遭遇投资组合资金净流出,创下2005年以来连续净流出时间最长的纪录。过去五个月,新兴市场净流出总额为393亿美元。其中,7月投向中国的投资组合资金净流出64亿美元,29亿美元从债券投资组合流出,35亿美元从股票投资组合流出。

但整体而言,中国市场料仍具有韧性,外资流出中国债市料只是暂时现象。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亚洲信贷策略研究主管何建勋在8月下旬发表的中国信贷策略报告中表示,2022年外资流出中国债市只是暂时现象,预计2015-2025年中国国内债市外资流入规模仍将达到1万亿美元。


(相关资料图)

何建勋还表示,近一年监管机构重点关注信用债市场,推出多项监管措施改善这一领域目前分散的格局,向境外投资者进一步敞开投资之门。

中国债市仍具增长空间

2015年9月,中国国内债市的规模为人民币40万亿元,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亚洲信贷策略团队在彼时预计,到2025年中国国内债市将增至2015年的三倍以上,达到136万亿元规模。但截至2022年6月,中国债市规模就已经超出了当时的预期,达到138万亿元,而且未来实际规模有望超过高盛上调后的2025年底预测:167万亿元。

一系列结构性改革措施加快了市场的扩张。高盛中国经济研究团队认为,经济再平衡影响了中国的金融结构:随着农业和工业对经济的贡献占比降低,债券和股票市场相对于银行贷款在经济体中的重要性有所上升。中国经济再平衡将是持续数年的大势所在,这些力量推动了过去十年中国国内债市的增长,未来可能继续发挥主要推动作用。

过去十年中国国内债券规模稳步增长。据何建勋估算,截至2021年底,债券和债务融资工具存量在中国整体非金融业债务中占比约为28.2%,相比2014年底的17.5%显著上升。何建勋认为,降低对银行贷款融资的高度依赖,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通过债市融资的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债券和债务融资工具市场有显著的增长空间。

2015-2025年外资流入料达1万亿美元

境外投资者的资金流入在过去五年中稳步增长,但2022年趋势逆转,2月份以来流出累计780亿美元。何建勋认为,中美利差收窄、人民币承压以及资金整体流出新兴市场各类资产等因素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虽然市场的短线波动也是今年中国债市资金出现外流的一个因素,但高盛新兴市场研究团队认为外流速度将会放缓,并将受结构性需求支撑而恢复流入。全球央行增加对中国固定收益市场的外汇储备是流入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高盛重申2015-2025年中国国内债市外资流入规模将达1万亿美元的观点。

规模更大、流动性更高的国内债市将为外国央行多元化外储提供更丰富的可投资资产。此外,中国在加大境外投资者参与国内信用债市场方面大有可为。截至2022年6月,境外投资者分别持有9.9%的中国政府债券和4.1%的政策性银行金融债,但对于信用债的投资敞口甚微。

目前,信用债分别由证监会、国家发改委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三方分别监管,通过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及商业银行柜台三个渠道进行交易。境外投资者可通过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接投资、债券通、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三个路径投资。可以说,国内信用债市场格局仍然分散。过去12个月,国内出台了多项监管措施,旨在理顺多个市场、改善分散的格局,具体包括构建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向境外投资者开放交易所市场,并推出互换通机制。

展望未来,信用债市场更多改革和开放可期。何建勋表示,目前境内境外债券市场在投资者保护、差异化评级、市场流动性、违约处置机制等重要领域仍存在显著差异,国内信用债市场的发展还有继续发力优化的空间,预计外资将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参与国内信用债市场。

标签: 新兴市场 万亿美元 债券市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