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世界观焦点:60岁江西医药富豪,喜提第二家上市公司!2022-09-15 07:03:23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文/杨松 编辑/江昱玢

仁和药业创始人杨文龙,又斩获一个IPO。


(相关资料图)

9月14日,杨文龙创办的叮当健康在港交所上市,当日收盘市值为160.9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42.8亿元)。

杨文龙与儿子杨益斌、杨潇等组成的控股股东集团,在叮当健康全球发售完成后,持有49%股权,为公司实控人。

现年60岁的江西富豪杨文龙,坐拥两家医药领域上市企业,其中一家是A股医药OTC企业仁和药业,市值86.2亿元。

3月发布的胡润2022年全球富豪榜上,杨文龙个人财富达150亿元。如今他的身价将再涨一波。

老骥伏枥,在新领域站稳脚跟却不容易。当下,巨头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同在港股互联网医疗赛道驰骋,杨文龙有场硬仗要打。

背靠仁和

从股权上看,叮当健康与仁和药业并无直接关系。作为O2O医药领域仅剩的独苗,前者能苦熬到成功上市,离不开仁和的支持。

2014年,仁和药业董事长杨文龙创办叮当健康。彼时,医药O2O正值风口,快方送药、药给力等医药O2O公司,均在这一年成立。

当时,仁和药业的年利润已达到3亿元,旗下拥有妇炎洁、优卡丹、可立克、闪亮滴眼液等知名产品。

背靠有着不错盈利能力的仁和,杨文龙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开启二次创业,特意将公司总部设在科技人才密集的北京,而非仁和药业总部所在地江西南昌。

杨文龙强调互联网对于原有渠道的再造,“我们正在从一车一车卖药,到一盒一盒卖药。”

他解释,以前仁和生产的药品,供应给医药公司,再转卖到用户手中。新创业项目则绕过医药中间商,直面终端用户。

2015年1月,仁和在海南牵头成立了FSC(factory service customer)药企联盟,工厂直达消费者。一个月后,基于该联盟,叮当健康旗下最重要业务——叮当快药正式上线,主要提供症状自诊、药师咨询服务,打出slogan“28分钟送药上门”。

站在仁和的肩膀上的叮当,成立初期的货源难题迎刃而解。

招股书显示,叮当与GSKCH、仁和药业、Bayer Healthcare、华润医药、九州通医药等一众制药企业及分销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融资方面有了仁和药业加持,叮当健康获得投资人追捧,IPO前,共获得过7轮融资,出资方不乏软银中国、招银国际资本、中金等明星机构。这一切发生的背景却是,大多数竞争对手在O2O泡沫破灭后倒下,融资仅停留在B轮。

虽未直接持股,仁和药业与叮当健康业务往来频繁。

2020年11月,叮当与仁和药业订立股权转让协议,1.9亿元收购药房网45%股权。成立于2001年,药房网是国内首批获准的网上药店,也是仁和布局互联网产业链的关键落子。

仁和药业为叮当前五大供应商之一,2018-2021年,叮当所购买药物及医疗健康产品超20%为仁和自有品牌产品。

4年亏29亿

杨文龙靠卖药服务获得收入。

叮当业务包括快药、在线诊疗、慢病与健康管理三大领域,提供7×24小时、28分钟送达服务的快药,是最大收入来源。

招股书特意提及,快捷配送模式收入,在线上直营渠道及线下零售渠道总收入占比近50%。

销售药品方面,杨文龙线下与线上渠道两手抓。

线下方面,叮当健康已在国内17个城市建立351个智慧药房,线上销售则通过自有App、微信小程序,以及第三方线上渠道。

线下与线上销售渠道铺开,营收快速增长。

2018-2021年,叮当健康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从5.85亿提升到36.79亿元;2022年一季度,营收9.87亿元,同比增长26.6%。

招股书援引沙利文报告称,按2021年收入计,叮当健康是国内即时到家数字药房行业最大的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达6.8%。

行业第一,靠的是巨额融资投入。

报告期内,叮当健康净亏损从1.03亿元飞升至16亿元,四年累计亏损约29亿元。杨文龙仍在做亏本买卖,今年一季度,公司净亏损超4亿元。

叮当健康解释,亏损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大量营业成本、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行政开支等。其中,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在总收入占比常年超过20%。

以叮当的直营线上平台用户为例,用户规模从2018年的1590万,扩充到2021年的3300万,翻了一倍有余。这是靠真金白银打下来的,单个用户成本从5.9元涨到了18.2元,进一步增至今年一季度的18.4元。

其次,为了兑现“28分钟送药上门”的承诺,杨文龙4年付出了近10亿元的履约开支,在总收入中占比超过10%。

这部分成本要分给配送合作伙伴团队和第三方运力公司。其中,有2600名身穿叮当快药服装的骑手,属于自营性质配送团队,他们拿到了约七成的履约费用。

相比之下,京东健康、阿里健康避开即时配送,依托成熟的物流仓储体系提供次日达或快递送达,履约费用率在10%以下。

扩张不易

互联网创业先烧钱占位,再通过规模效应实现盈利,杨文龙深谙此道。

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随着规模增长,叮当的毛利水平从2018年的41.1%,跌至2022年一季度的33.9%。杨文龙的巨额投入,并未烧出牢固的护城河。

叮当解释,2021年毛利率低,是收购药房网导致线下渠道的DTP(直接面向病人)销售量增加,其毛利率一般低于非处方药、保健品及处方药。

为何要做这单生意?并购有着线下门店资源的药房网,实是杨文龙不得已而为之。

依靠强有力的用户、运力资源,美团、京东、顺丰等同样发力医药即时配送业务。仅靠上游采购优势,叮当可以熬死创业公司,却难竞争过互联网大平台。

“流量难题是当前互联网医疗所共同面临的难题之一,医药O2O和其他互联网医疗细分领域类似,仅仅依靠线上单一环节构建起来的竞争优势并不牢固。”易观分析医疗健康行业分析师张竞文称,完善线上线下闭环、拓展服务范围,才是巩固优势的必由之路。

杨文龙选定的是叮当智慧药房,从2018年的91家增长至351家。叮当称上市融来的资金,45%将用于业务扩张,就包括进一步开发智慧药房网络。

还有一部分募得资金将用来提升用户增长及参与度。即在卖药之外,提供更高附加值服务。

杨文龙表示,叮当快药将推进实施“医+检+药+险”的健康到家战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问诊、购药、慢病管理、心理咨询等医疗医药服务。

已有动作体现在叮当买药App,首页设有“免费问诊”、“专家医生”入口。

这是行业大趋势。张竞文称,互联网医疗正在完成“由药到医”的重心转移,探索在线诊疗的多种模式,增强医疗服务的专业能力,能帮助平台企业步入医疗服务核心区。

不过,在核心资源“医生”方面,叮当优势不明显。

算上兼职,旗下的医生不足千名。而京东健康、好大夫在线等平台,医生数量超过10万。

第二曲线形成规模化收入、带动整体盈利,还为时过早。叮当超95%的收入,仍来自线上直营、业务分销及线下零售,仍停留在“药”的环节。

持续亏损的叮当健康,上市首日表现并不如意,9月14日收盘价12港元,与发行价持平。

争夺万亿大健康市场,叮当站在十字路口——前有占据庞大流量入口的阿里、京东、美团抢滩,后有门店遍布全国的老百姓、海王星辰等也加速数字化转型,上市后的叮当,仍需要杨文龙解决盈利难题。

标签: 仁和药业 控股股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