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外滩科技眺望 I 科学知识与工程技术紧密交织,中国如何培养更多“大国工匠”?2022-11-04 21:03:41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张梓桐 上海报道


【资料图】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变局与全球疫情交织叠加,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在中国向现代化产业体系大步迈进的过程中,作为关键力量的“大国工匠”等工程技术人员正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

“科学家的责任是发现世界,而工程师的职责则是创造从未有过的现实世界。”11月3日,首次聚焦工程师群体与工程科技创新发展,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工程科技创新与发展论坛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在论坛上,中国科协党组成员、 国际合作部(港澳台办公室)部长(主任)罗晖发表演讲称,工程技术界应该坚持四个面向,促进工程领域的科技跨越发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的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努力成为新生产力的创造者,新兴产业的开拓者。

科学家与工程师

科学家与工程师应如何互动?

重大科研项目,离不开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倾力合作。“我们需要准确、系统的工程的帮助,才能够运转LIGO这样的仪器,让我们看到达到10的负12次方级别如此灵敏的一个激光测量,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巴里·巴里什(Barry Barish),以Engineering and Physics Discoveries为题,用激光干涉仪LIGO发现引力波的案例,生动地介绍了工程和科学如何互动,使得科学发现变成可能。巴里·巴里什表示,建构实验需要现代物理学、天文学等基础知识背景,是由先进理论物理学家所做的创新,但也需要高级精密工程支撑的验证。

美国天体物理学家、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亚当·里斯(Adam Riess),介绍了在哈勃望远镜项目工作期间与工程师合作的案例。“由科学家树立目标,将问题分解后交由工程师按照需求完成测试,最终形成方案来实现可靠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工程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更需要提出精准和领先的需求”。巴里·巴里什认为,工程师和科学家的互动非常重要,“要在工程师和科学家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两个组织能够联系起来。工程师做自己擅长的事,根据科学家提出的需求去落实制造。第二也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总结工程和实操中的优秀经验。”

上海科技大学大科学中心副研究员、2022年上海杰出工程师(青年)王美晓也向海外顶尖科学家介绍了上海张江大科学装置的工作实践,“这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相互协作密不可分的典型案例”。王美晓指出,现在要求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必然对工程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只有不断的去提高科学探测科研设备的能力,才能使得科学家展开更高、更深、更广以及交叉的科学研究。

工程人才培养应面向未来

随着产业的变迁与技术的进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复合型人才”等更是在近年来成为了各大高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高等教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指出,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在很多领域已经明显快于企业和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在上述背景下所引发的学科布局进入了新一轮的调整期,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既要加强当前紧缺人才的专业建设,又要看准发展趋势主动布局未来的学科。

因此,丁奎岭认为,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由单一学科以知识传授为主,向复合型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以往我们是用过去的知识培养现在的人才去解决未来的问题,今后要用未来的眼光,培养未来的人才,创造未来的世界”。

而在围绕复合型人才的讨论中,科学家与工程师如何有机合作也成为了论坛聚焦的主题。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特级技师王伟认为,科学家和工程师不能和技师一样专注于一个领域,而应聚焦从概念设计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同时他还强调了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融合,并提出了加强高等教育模式的多样性,加强工程技术人员的再培训,加强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三点建议,“我认为科学思维和工程思维是未来人才的重要要素。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在具备科学思维和工程思维的同时,要把创新、创造、创意真正的落实到工程实践中去。”

而罗晖则认为,工程科技的灵魂在于开放,基于信任的合作是创造工程奇迹的重要动力。“工程师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促进工程科技的成果共享,应对全球挑战推进文明互鉴。期待论坛搭建开放的平台,促进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地区,国内和国际广泛的科技界的更加高水平的创新合作推进工程教育、工程能力、工程师资格的国际互认,增强对国际工程界的开放、信任、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工程界的智慧和力量。”

标签: 工程技术 工程技术人员 科技创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