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今日热搜:广州民政:摸底八类在册特殊困难群众82590人,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响应筑牢防线2022-11-15 22:01:44 | 来源:南方财经全媒体丁莉 | 查看: | 评论:0


(资料图片)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丁莉 广州报道

11月15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广州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庞红瑶对广州市群众服务保障措施进行了介绍。

针对特殊困难群众,广州市建立起主动发现机制,通过电访微信、走访摸排等方式动态掌握底数。截至11月15日,全市八类在册特殊困难群众去重共计82590人。其中,高风险区域内575人,基本生活均得到妥善保障。

通过“穗救易”系统,广州市及时将群众救助需求转属地镇(街)、村(居)跟进解决,做到问题当天清零;对跨区居住在高风险区域内的特殊困难群众,及时通知居住地工作人员上门探视、救助帮扶。

对于老年人、儿童也有相应的服务措施。“我们发挥平安通解决老年人‘救急难’作用,加强特殊困难老年人每日随访和服务转介,及时解决缺粮油医药等问题,10月以来共响应高风险区域呼援服务997人次。”庞红瑶说。此外,广州市民政局发挥12345热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专家座席作用,全面摸排高风险区域困境儿童监护情况,对于儿童监护人同时感染、儿童未感染、确实无人照护的,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做好救助保护工作。

同时,广州加大了对街面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力度,救助管理机构将在符合疫情防控规定的前提下,按照“自愿求助、无偿救助”和“应救尽救”原则24小时提供临时生活救助等服务。庞红瑶提示,有需要人员也可拨打所在地24小时社工“红棉守护”热线,社工站可提供临时庇护和转介服务。

此外,广州积极简化疫情期间救助工作程序,新申办救助业务的群众可通过线上方式提供电子材料,纸质材料可待疫情后再补充。截至10月底,广州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6.4亿元;今年已累计启动价格补贴4次,共计2039万元。

疫情之下,广州市各类社会组织也积极响应,236条广州社工“红棉守护”热线、“赵广军”生命热线等积极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情绪引导、困难纾解、社会支持等服务。10月以来,全市176个“双百工程”社工站、7000多名社工、9700多名社区志愿者累计协助核酸检测服务逾165万人次、流调排查逾8万人次、解决问题逾6000个,帮助筑牢疫情防线。

标签: 未成年人 广州市民政局 社会组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