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世界信息:《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发布:北上深杭广稳居数字经济一线 中西部地区抢抓弯道超车新机遇2022-11-17 21:58:37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缴翼飞北京报道


(相关资料图)

11月16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于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发布《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增速超GDP同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约达8.1%,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稳增长、保就业、促民生的关键动能。其中,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占比实现8:2,数字经济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同时,会上还发布了“2022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其中,北上深杭广稳居数字经济一线,成都、苏州、南京等14个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与一线城市门槛差距不断缩小,乌鲁木齐、贵阳、银川等中西部地区也在积极利用数字经济跨越地理限制,寻找优势领域实现数字经济弯道超车。

多项“十四五”网络基建目标提前实现

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发展数字经济也成为我国顺应时代潮流、构筑国家新优势的战略选择,《“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规划文件均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目标。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网络基础设施各项指标均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其中千兆宽带用户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公共服务节点数、5G虚拟专网数等指标,更是提前超额完成2025年规划目标。

图:中国网络基础设施各项指标发展情况

在传统基建方面,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光缆线路长度延长至5791万公里,全国所有地级城市均建成光网城市,并历史性实现全国行政村“村村通宽带”;10G-PON及以上端口数1103万个,千兆宽带接入用户达6111万户,千兆光网具备覆盖4亿户家庭的能力,中国全面进入光网通信时代。

赛迪顾问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总经理刘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传统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水平已迈入全球领先方阵,宽带服务性能、空间设施能力正在加快优化升级,为支撑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提供坚实的网络保障。

另一方面,中国正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5G、IPv6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并着力部署融合创新应用。

在5G网络建设方面,截至2022年6月,中国累计建成5G基站185.4万个,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和92%的乡镇镇区实现5G网络覆盖,为5G规模化应用提供有力的网络支撑。5G融合应用发展提速,覆盖40个国民经济大类,5G行业虚拟专网已超5325个。

在IPv6推进方面,截至2022年6月,中国IPv6地址数量为63079块/32,活跃用户数达6.8亿人,居世界第一,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约40%,较2020年底提升22.8个百分点,整体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国内用户量排名前百位的商业网站及应用已全部支持IPv6访问,中央政府、省级政府门户网站IPv6支持率达88.5%,中国IPv6网络“高速公路”全面建成,正式步入流量提升加速期。

在工业互联网方面,截至2022年6月,以五大国家顶级节点为中心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不断完善壮大,全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达202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加快形成,32个重点平台连接设备超7900万台(套)。目前,全国共培育了8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遴选了381个试点示范项目,“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3100个,并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

刘旭指出,目前,5G网络已经进入规模化应用关键期,IPv6网络迎来流量提升加速期,工业互联网迈向广泛赋能期。同时,中国算力规模约占全球27%,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随着国家八大算力枢纽、十大算力集群部署建设有序推进,中国算力将继续保持30%的增长速度,有望在“十四五”末实现全球算力规模第一。

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驶入快车道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报告中设置了“2022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下称“榜单”),通过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产业、数字化治理及数据价值化四大维度,评价中国的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进程及阶段特征。

榜单显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连续多年稳居数字经济一线,综合经济实力与数字经济水平均领跑全国。而作为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成都、苏州、南京等14城与一线城市门槛差距不断缩小,能否实现多维全面发展、全量资源汇聚,成为跃升一线的关键。此外,数字经济二线城市GDP大多聚集于5000亿-10000亿元之间,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及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但往往面临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增量不足、创新资源要素供给不到位的情况,亟需寻找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动力,跨越增长鸿沟。

图:2022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

从数字经济百强城市在各省(区、市)的数量分布来看,江苏、山东、广东位居前三,数字经济优势省份地位稳固。其中,江苏省成为除直辖市外唯一全部城市入榜的省份,且数字经济二线及以上水平城市数量最多,全省整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最为均衡。山东省入围数量与江苏并列第一,但除青岛、济南、烟台以外,均为数字经济三线城市。

此外,榜单显示,目前共有14个城市的数字经济排名领先GDP排名20个位次以上,其全部位于数字经济二线和三线,表明中后段城市更有可能凭借数字经济弯道超车,从而实现跨越发展。其中,乌鲁木齐、贵阳、银川等9个城市位于中西部地区,利用数字经济能够跨越地理限制的特征,扬长避短,找准优势领域集中发力。

图: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部分超前城市

当前,诸多领先城市正在优势赛道不断筑牢产业基础,打造自身数字经济竞争力“护城河”。比如,贵阳在跨越式发展大数据产业基础上,深度推进实体经济与大数据产业融合发展;无锡聚焦物联网产业核心链条,引培细分领域头部企业,持续壮大物联网产业规模;南昌立足虚拟现实产业,向元宇宙、人工智能等领域拓展。

通过分析超前城市的发展经验,刘旭指出,各地发展数字经济,应当基于资源禀赋,抢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率先树立产业名片,再围绕名片产业打造市场和生态,提升数字经济发展站位与高度,从而获得政策支持、资源导入,实现跨越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后发城市打造名片产业的选择空间正逐渐收窄。

“未来,区块链、智能网联、量子通信、元宇宙等尚有较多机会的赛道,以及数字贸易、数字金融等新模式新业态将成发展热点,后发城市可根据自身发展基础,审慎选择、合理布局,努力形成比较优势,把握机遇、实现突破。”刘旭说。

标签: 经济发展 一线城市 基础设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