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经智长三角(246期)丨上海碳普惠探索建立区域性个人碳账户,首届全球数博会杭州召开2022-12-16 21:55:16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许秋莲 上海报道


(相关资料图)

在生态环境方面,近期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对外公布了《上海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其中明确,到2025年,上海将形成碳普惠体系顶层设计,构建相关制度标准和方法学体系,搭建碳普惠平台,并探索建立区域性个人碳账户。安徽提出实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节能降碳能效提升等“碳达峰十二大行动”,确定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

在数字转型方面,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近日在杭州召开。来自爱尔兰、比利时、新加坡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企业受邀参会。展会期间还将采用多种形式签约一批重大项目,开展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先锋奖(DT奖)活动,并发布“2022全球数字贸易行业企业Top100评选”、《2022数字贸易企业百强榜》、《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1)》等成果。

在专精特新方面,12月8日,杭州市萧山区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暨中小企业服务联盟成立大会召开。据统计,2021年全区已兑现专精特新企业各类奖励补助资金超3000万元。同时,依托“千名干部助千企”精准服务活动,重点突出专精特新“一对一”服务,目前,已累计为企业减负降本121.24亿元,全浙江省区县市中排名第一。

企查查数据显示,12月5日-12月11日,长三角地区城市共新增注册企业98962家,其中上市公司共0家,新增注销吊销企业19356家,其中上市公司共7家,均系新四板企业,分别为温州市港洁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温州市渔荣耀清洁服务有限公司、临海市成泰家具有限公司、遂昌老树桩农特产品有限公司、台州建业阀门有限公司、浙江倍安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和兰溪市金威利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从注册地址来看,均来自浙江省。

建立个人碳账户体系

据上海生态环境部门,上海将率先开发新能源、公共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相对成熟、数据基础较好的碳普惠项目。上海将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扩大”的原则,将个人衣、食、住、行、用等生活中有效的低碳行为逐步开发为标准化的个人减排场景,继而探索建立面向公众的个人碳账户体系,在部分区域先行开展个人减排场景可行性评估和申报评估试点工作。将来,上海市民可以“普惠积分换权益、普惠积分换荣誉”等方式实现个人碳普惠减排量的消纳。

安徽在碳达峰方面于近期提出实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节能降碳能效提升等“碳达峰十二大行动”,确定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

该方案确定了安徽省未来碳达峰的主要目标。其中提到,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5%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幅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碳达峰基础支撑逐步夯实;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2%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中,安徽省将继续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政府公务用车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替代,到2025年,新增及更新城市公交车中,合肥、芜湖市区新能源公交车占比100%。新增及更新公务用车时,除特殊地理环境、特殊用途等因素经主管部门批准外,应全部购置新能源汽车。

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举行

12月11日-14日,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下简称“数贸会”)在杭州举行。此前,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丝路电商合作论坛在温州拉开帷幕。作为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的重要分论坛之一,丝路电商合作论坛以“千年商港 数字丝路”为主题,现场发布3项成果、签约6个项目、启动建设2个示范区。

项目签约是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长三角跨境电商联盟浙南中心项目、温州制造数字出海项目、中国供应链产业创新联盟项目、浙南物流海外仓全球拓市行动项目、长三角丝路5G跨境电商出海项目和温州针织产业带品牌出海项目现场签约。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温州瓯海)、浙江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温州龙湾)正式启动建设。

本届数贸会汇聚境内外800余家数字贸易企业,全面展示数字产品、数字技术、数字服务和数字平台的新趋势、新技术、新场景。数字文旅元宇宙、3D数字分身体验舱等一批数字贸易领域先进技术和产品纷纷亮相。

“从产业规划的先行布局,到平台与制度创新的双管齐下,浙江数字贸易的发展活力,不仅带来了浙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正在为世界提供数字贸易发展的‘浙江方案’。”浙江省数字贸易协会秘书长罗国正说。他建议,浙江打造全球数字贸易中心,要以举办本次数贸会为抓手和载体,围绕数字贸易“458”系统架构,将浙江打造成为数字产业集聚区、数字金融创新区、数字物流先行区和数字监管标杆区。

此外,流程多、重复性高、耗人力的岗位,都已有数字员工上岗,“人海”成过去式。据了解,数字员工背后的RPA(即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正在成为资本争相追逐的新风口。今年以来,容智、弘玑、九科、实在智能、艺赛旗、来也科技等科技公司先后启动“RPA+流程挖掘”业务。其中,来也科技为抢跑赛道,在2019年完成了与RPA创业公司奥森科技的合并,成为国内RPA赛道上的首次并购。近期,德勤在一份RPA调研中预期,全球20%的全职人力工时可由机器人交付。而在中国,这一比例还不足1%,市场潜力巨大。

萧山初步形成“专精特新”特色梯队培育路径

在专精特新方面,目前,杭州市萧山区已拥有63家专精特新梯队企业,初步形成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隐形冠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单项冠军”的特色梯度培育路径。其中,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7家、培育企业1家,位居杭州市第1;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位居全市第3;省级隐形冠军企业8家,位居全市第1;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2家,位居全市第3位。

这些梯队企业2021年R&D平均值超过8.5%;平均发明专利数量超过23.4个,研发中心(技术中心)数量超过2.3个,行标以上标准数量超过5个;亩均税收超过67万/亩,拥有优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反映了萧山区的经济活力。

“从数量上看,我区‘专精特新’企业数领跑全市水平;从质量上看,这些企业拉动全区经济增长,担当起了实体经济中的‘硬支撑’。”萧山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相关工作经验,具体来说,我区通过壮大梯队方阵、提升小微园区、聚力质效变革、加强政策扶持、全面优化服务,推动我区“专精特新”梯队培育发展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在加强政策扶持方面,萧山区坚持把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十大工程”之一,进一步加大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奖励力度。据统计,2021年全区已兑现专精特新企业各类奖励补助资金超3000万元。同时,依托“千名干部助千企”精准服务活动,重点突出专精特新“一对一”服务,目前,已累计为企业减负降本121.24亿元,为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支撑。

(注:专精特新部分内容为全国数据)

(部分综自:各地官网、官微,解放日报、安徽日报、浙江日报、人民日报等)

『覆盖沪苏浙皖每周最新动态和重点政策解读

追踪三省一市千万+企业流动新态势

探索新发展格局下产城发展新潜能

共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出品:21世纪长三角研究院

统筹:卜羽勤

主笔:许秋莲,管振宏(实习生)

编辑:陈洁

标签: 生态环境 有限公司 公务用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