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新春展望丨复苏中的股权投资市场,一线投资人解码热门赛道投资趋势 世界百事通2023-01-06 18:51:02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马婷婷 北京报道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整个股权投资行业再一次经受着资本寒冬叠加疫情冲击的双重考验。但仍有诸多机构完成大额资金的募集、完成大手笔的收购、收获数量不菲的IPO,这些头部机构曾经历过数次经济周期,如今正带领行业走出困境。


(资料图)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创投行业募资总规模达到约1.6万亿元,同比上升11%。数据背后,是大量国资背景政策型基金加速成立,国资已经成为中国股权投资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投资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投资数量8631起,同比下降9.4%。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总投资金额近7300亿,同比下降33.9%。其中,人民币基金投资额为5900亿元,美元基金投资额为1300亿元,这是美元基金20多年以来投资金额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下降了67.3%。

退出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3480笔退出案例,同比小幅下降4.4%。其中,被投企业IPO案例数共1996笔,同比下降15.2%。可以看出,机构退出方式仍以IPO为主,同时股转、并购、回购等多元退出方式占比不断提升。

这些数据,反映了股权投资行业的深刻变化。如今,当时间的指针拨到2023年,许多“阳康”之后的一线投资人又奔波在差旅途中,对新一年的投资充满期待。当股权投资行业迎来全面复苏,新一年的投资机会在哪里,诸多主流投资机构大咖又有何洞见?

消费:2022年跌入谷底,期待2023年全面复苏

2022年,一些以往热门的行业赛道出现了明显的投资额下滑,消费领域便是其中之一。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消费连锁零售领域投资金额同比下降71.9%,投资数量同比下降55.8%。

“2022年确实是消费的谷底,投资人也在说消费还能投吗?但我们是价值投资者,天图投资已聚焦消费十多年,积累了深刻的认知。如果你要说是价值投资者,最大的考验不是在你很风光的时候,而是在碰到这种谷底时,到底怎么来思考这件事。” 近日,天图投资创始合伙人、CEO冯卫东在一场公开论坛活动上分享说。

在冯卫东看来,过去几年,消费是有过热的现象。很多互联网投资机构“杀进来”,因为它们的风口熄灭了又把消费风口吹起来。消费本身的高估值预示着走向谷底的基础,再叠加外部环境,去年确实带来很大的冲击。

“2022年不断听到很多一线机构说把消费组裁了,这意味着消费已经到了谷底。从萌芽到过热到谷底到复苏到成熟,我对未来比较乐观。大消费赛道很宽,因为国民经济最终的归宿都是消费,如此多的创新,肯定是‘东方不亮西方亮’,我们等待全面复苏。”冯卫东说。

2023年,消费仍是天图资本的基本盘。“天图覆盖的就是大消费,凡是TO C的产品和服务,都是我们覆盖的方向,基本盘不需要动摇。”冯卫东说。

具体来说,大消费可以概括为十个字,即吃、穿、住、行、用,业、交、健、乐、购。对于以往人们认知较少的后五个字,冯卫东解释称,“业”就是教育、培训和找工作等和消费者立业赚钱相关产业;“交”是社交,这也是人的永恒的需求;“健”是健康,也是大领域;“乐”即娱乐,也是生活的必需,从生存到生活到活出意义来,需求在不断的提升;“购”是购物的渠道和购物信息平台。这些领域永远都有利用新技术的机会。

祥峰投资管理合伙人夏志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消费行业中仍然存在很多投资机会,但投资人可能要花很长时间来调整自己的投资逻辑。” 以往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大量资本投入,在短期内形成流量红利,从而快速抢占市场的模式,曾经深入人心,甚至一度影响了消费行业的估值模型,形成了巨大的泡沫。

科技与制造:政策与市场驱动下科技投资占比提升,制造业转型升级成关键命题

与消费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科技与制造行业的受捧。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IT、半导体及生物医药等硬科技投资热度保持高涨,新能源、新材料受关注度大幅提升。其中,吸金最多的是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赛道,VC/PE投资金额达1800亿。

“展望2023年,我们预计创投行业整体将向上发展,我们持续看好硬科技、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智能制造、生物技术等领域,创业者的背景更加多元,科研院校、大厂和产业中都有可能出现优秀的创业者。”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

具体在AI领域,伴随着海外生成式AI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开源的AIGC模型有望成为下一个改变各行各业生产方式的技术变量。在AIGC赛道上,九合期望发现更多能够依托强大技术底座,借助中国已有的互联网产品、商业化经验实现快速实现场景落地的创业企业。AI领域有望继续诞生更多独角兽体量的创业公司。

盛世投资董事长姜明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顶层设计对于“投早”的引导更为显著。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文,鼓励各类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支持企业创新创业,引导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多个市级、区县级政府发起设立天使引导基金,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驱动之下,科技投资的比重不断提升,创投行业投向半导体、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行业的资金体量持续攀升,为我国“专精特新”企业的高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夏志进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一个好项目就可以带来几百倍的回报,因此一支基金只要抓住一个好项目就够了,而科技领域的特性则完全不同,它更强调投资的成功率。”为了保证成功率,投资人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投前的产业研究上。

高瓴创始合伙人李良在公开论坛上分享称,2022年高瓴在VC、PE的不同阶段共投资了大约150个项目。其中,高瓴在“制造”这个大命题下的投资占比最高,超过了40%。包括新能源车产业链、工业智能化、机器人、硬件、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高瓴都在深入布局。

对此,李良解释称,高瓴投资制造业,并非因为它是当下的“风口”。高瓴很早时就提出过“哑铃理论”:哑铃一端是科技创新在不同产业的广泛渗透;哑铃另一端,就是制造业等传统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基于此,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团队重点关注的方向。

九合创投同样看好制造业。王啸表示,在先进制造领域,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中国制造”发展的下一个关键命题。“在这一趋势中我们看到更多优秀的创业者,他们基于多年的制造业经验、学校院所的科研成果以及对海外制造业的赶超,将为中国制造业带来更多高附加值、高技术壁垒的企业。一个个诸如此类创业公司的点点星火,有望汇聚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下一个增长极。”他说。

医药健康:深度估值调整后有望迎来春天

近些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医药健康成为了全民关注的领域。对于2023年的医药健康投资,丰誉资本创始合伙人田子睿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制造业和产业链方面积累的经验和能力,同时在人才方面拥有巨大的工程师红利,因此他更看好制造业与医疗领域的交叉学科在未来几年的发展,如医疗设备、医疗介入等应用于临床的创新型产品,都存在大量的投资机会。

近年来,医药健康行业经历了一波深度的估值调整,特别是创新药行业,上市破发、估值倒挂等现象已司空见惯。田子睿认为,“医药健康行业的发展还有很多不成熟之处,经过这轮调整,不仅是投资人,创业者也更加脚踏实地,双方都更加关注企业经营的商业本质,也促进了医药行业朝着理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华盖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许小林在公开论坛上分享称,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一些外部环境给医疗行业带来压力:一是,全球经济形势;二是,系列医疗政策;三是,医疗二级市场的下跌。

“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医疗行业承压。到今天我们还认为医疗是一个黄金产业。”许小林说。比如,疫情这三年,医疗行业也有快速的发展,中国的卫生占GDP比重,从过去不到5%增长到现在的6.4%,但美国从16%增长到18%,接近有三倍的差距。同时,整个行业仍然缺少300亿美金市值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上市公司,所以从这个维度讲,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

2023年,许小林认为,重点看好创新药、创新疫苗、医疗硬科技、CRO以及医疗上游产业链。此外,中药、消费复苏和血液制品也有比较大的机会。“从现在的趋势来看,我个人和机构的判断是2023年有可能迎来医疗行业触底以后的上涨。最后简单的结论就是,2023年医疗的春天也许就来了。”许小林说。

标签: 股权投资 同比下降 数据显示

上一篇:2022年北京写字楼租金下降 金融业仍是需求主力 每日速递 最后一页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