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分庭抗“锂”冲刺量产,钠电一声惊雷2023-02-09 21:05:34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 上海报道在走向产业化之前,钠电多条技术路线同步并进,资本市场欣然“奖励”热点概念。

2023年被认为是钠电产业化的元年,也是验证量产钠离子电池成本和电池性能的关键阶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谁能卡位钠电赛道,意味着谁将在拥挤的锂电赛道中脱颖而出,并在小动力和增量巨大的储能市场中享一席之地。

就在2月7日,宁德时代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致力推进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龙头释放出明确的时间节点,意味着钠电能够实现产业化被市场接受已然明晰。

成本“赛跑”

一个共识是,市场对钠电的需求在于锂资源紧缺所带来的高昂价格。金属元素结构类似、同样的“摇椅原理”,钠离子电池是降低锂电池依赖的最佳选项,钠离子电池成为了市场求之若渴的新补给。

钠电的出现是否会对锂电造成新的危机?

“钠离子电池在部分领域将形成锂离子的替代。”在2023钠离子电池技术发展与产业投资高峰论坛上,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负责人周旭辉表示。

在技术路线基本跑通的前提下,降本将是2023年钠电产业化的关键词。

钠电的降本速度将与碳酸锂降价展开一场“生死存亡”的竞速。

在碳酸锂价格仍在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反而为钠电的产业化进程留下了黄金窗口期。

周旭辉认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和碳酸锂的关系从长期来看,将降低锂依赖关系。碳酸锂价格如果上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空间和时间越充裕。反之,钠离子电池的产业进程会加快。

复旦大学教授夏永姚认为,当前中国锂资源80%依靠进口,有卡脖子风险,而钠基电池体系具有资源丰富价格优良的优势。同时,其优势需要从资源、成本和技术优势、政策及市场等多方面综合衡量。

多路线闯关

钠电目前降本的关键在于正负极,其中正极材料的成本决定了电池成本。虽然目前电解液价格压力同样较大,但电解液的理论成本较低,规模化后有望快速降本。

正极材料主要包括层状化合物、普鲁士蓝和聚阴离子三种路线。负极材料一般为硬碳、软碳、复合碳等无定形碳材料。

其中,主要电池体系的路线竞争的一个主战场就是正极材料。现有的技术路线多元丰富,但各种技术各有优劣。

硫酸盐系的聚阴离子在特性上成本低,循环寿命高,但生产难度较大;层状氧化的特点是能量密度高,但是稳定性欠佳,需要关注电池的循环寿命;普鲁士蓝的体积密度较大,但成本承受能力不确定性较高。

周旭辉提到,钠电正极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和三元正极材料相似。初期,钠电正极毛利率预计相对较高,有35%左右,中远期预计会下降至25%左右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当前多种技术路线之争尚未分晓,但资本市场早早卡位。近日,佰思格、珈钠能源、钠创新能源等企业完成融资。

亿纬锂能、超威集团、星恒电源、海基新能源等企业争先恐后地发布自己的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最高达到140Wh/kg,循环寿命为2000周至4000周。

相应的,资本市场也给予了反馈。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6月份传艺科技公告拟设立江苏传艺钠电科技有限公司,随后传艺科技股价便乘钠离子电池之东风扶摇直上。

“替补”

新技术的出现在给行业带来兴奋的同时,是否将引起产业链转型危机?

“钠电并不会完全替代锂电,他更像是当前的一种补充,用于价格平衡的工具。”鹏辉能源储能与动力电池研究技术总监王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同时,王康认为,钠电企业需要在用户端的适配性继续努力。他建议电芯厂要与需求端相结合。

在未来的技术替代路径上,有业内专家认为,钠电首先将替代锰酸锂,然后在某些场景替代磷酸铁锂电池。另外,铅酸产业链成熟度高,成本低,回收体系健全,替代铅酸需要钠电材料体系进一步优化。

夏永姚认为,钠电产品应用场景将主要包括备用电源电池组、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汽车,规模储能电池组。

周旭辉表示,近两年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路径是从0到1的量产爆发期,在这一阶段,技术路线走通、产业链配套成熟,成本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小部分储能和低端电动车将是理想的市场。而随着成本下降,行业进入技术进步期,储能份额扩大,小动力市场的主流拓展至中高端车型。到2030年以后,钠电将在储能、小动力和电动车领域取得稳定的份额。

不过,亦有行业专家提出质疑,降低成本意味着更低的产值,投资回报率的下降是否还能让钠电具备与锂电相抗衡的吸引力?而这,将在GW级产线投产后用财报数字来证明。

标签: 技术路线 循环寿命 资本市场

上一篇:结构性存款中间层收益率连续8个月下跌 最后一页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