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工人30年未加薪,日本何时走出经济恶性循环?|焦点要闻2023-02-11 16:00:53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 广州报道

临近日本“春斗”(即春季劳资谈判),涨薪成了各界讨论的热门词。


(资料图片)

2月7日,日本第一大券商野村证券宣布,员工的加薪幅度将较过去几年的平均水平高约3%。野村证券并非第一家宣布涨薪的日本大型企业,在此之前,亚洲最大的服装零售商优衣库就表示,要为日本员工涨薪40%。为了应对创40年新高的通胀,日本不少大型企业也表示计划提高员工工资。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由于就业市场非常紧张,预计工资将大幅上涨。

虽然日本政府预期会迎来“涨薪潮”,但事实上日本工人面临30年没涨工资的窘境。

据经合组织(OECD)的统计数据,日本工人1991年的平均年薪约为37866美元(约合25.6万元人民币),2021年则为39711美元(约合人民币26.9万元),涨幅不到5%,远远低于法国、德国等其他七国集团(G7)经济体。

当前,工资停滞与物价飙涨的矛盾越发突出,而外界对于日本企业提薪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一次,日本各界能否如愿实现加薪?此外,外界更加关心的是,日本央行期盼的“经济良性循环”是否会到来?

工资何以停滞?

在东京做教师的时吉秀弥曾向媒体表示,自30年前从业以来,他的薪水几乎保持不变。为了增加收入,他在三年前开始写书和卖书。时吉秀弥直言:“如果不这样做,我会一直停留在同一个薪资循环中。”

时吉秀弥的经历,其实是日本当代职员的真实写照。

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经济学终身教授邢予青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1990年至2012年之间,日本企业加薪停滞,主要是泡沫崩溃后经济增长停滞、持续通缩所导致的。在这个阶段,日本企业经营还未得到恢复,它们要一边处理自己的债务,一边恢复盈利,持续通缩导致需求下降,大企业加大海外投资导致的国内产业空洞化等一系列因素,使得日本很难实现工资上涨。

经营情况不佳,一直是日本中小企业很难为员工加薪的症结所在。即便到了现在,这部分企业的生存形势仍十分严峻。日本东京商工调查公司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企业破产数为6428家,较上年增加6.6%。

“在全球化时代,处在服务行业的中小企业往往很难走出去,改变自己的困境。企业盈利情况不佳,将引致经济下行、人才流失等一系列负面影响,致使日本中小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弱。”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这些问题已经导致劳动力和工资不匹配的经济恶性循环出现。

孙立坚指出,由于日本国内的中小企业利润很低,涨工资可以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另外,金融机构又没办法给予帮助,特别是疫情之下来日本旅游的人减少,日本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一直无法改善。

目前,日本政府一直用补贴等方式来刺激旅游业,推动中小企业复苏。但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去年10月,日本商工会议所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日本全国超过六成中小企业人手不足,其核心原因是原材料价格高涨,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中小企业也没有足够余力提高工资以维持现有雇工规模、确保招够人。

受经营问题困扰,很多日本中小企业开始改变其员工组成。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年来,日本增加对临时工等非正规员工的雇佣,日本大概有近40%的劳动力属于非正规雇佣,“他们的工资显著低于正规雇佣人员。随着平均工资下降,日本企业倾向于增加非正规雇佣,这也会导致正规雇佣人员的工资上涨变得困难。”

相较于中小企业,日本国内大企业的现状则截然不同。据报道,2021年,日本上市企业的年度整体净利润达到33.5万亿日元,相比前一年增长35.6%,再创新高。据日本上市企业的财报测算,去年4-9月,公司的净利润合计比2021年同期增长5%,连续2年创出新高。

邢予青表示,日本上市公司在盈利的情况下也不给员工提高工资,涉及到日本存在的社会现象,比如日本不存在利用跳槽涨工资的文化和劳动市场,很少主动提出涨工资,另外还有日本的年功序列工资制,让每个人的工资随着年龄上涨,造成了就业人员工资上涨的错觉。

此外,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区域经济室主任、研究员陈友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营环境的变化也是日本企业选择不加薪重要的考量因素,“日本企业倾向于把资金放在备用金里,以此防止不可预测的风险。”

“政治提薪”恐难奏效

即便日本企业没有为员工涨薪的举措,但在当前物价上涨的节点上,日本不少企业也开始考虑提薪。

比如优衣库,该公司就提出将从3月起上调日本员工薪酬,涨幅约40%,表示要使薪酬体系更具竞争力,更接近该公司在欧洲和美国等市场的工资水平。紧接着,多家公司也予以回应,比如日本任天堂将全体员工基本工资上调10%,野村证券也宣布为员工加薪。

多家公司争相效仿,似乎让外界看到了日本企业加薪的希望。目前表态愿意加薪的大型企业包括本田汽车、铃木汽车、东京制铁、日本航空等。东京NLI研究所执行研究员Taro Saito表示,企业利润处于创纪录水平,其他公司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资。

就在日本企业在加薪问题上逐渐形成鲶鱼效应时,日本政府也不断向企业施压。本月初,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新闻发布会上,敦促企业加薪,幅度要高于通货膨胀水平,协助民众应付高涨的物价。他表示,在过去的30年里,即使企业利润增加了,薪酬也没有按照预期增长,也没有发生预想中的涓滴效应,因此未来会建立一个每年加薪的制度。

其实,早在安倍政府时期,日本政府就连续多年向企业提出加薪要求,并把涨薪幅度定在3%。如今,岸田政府要求加薪幅度进一步提升。近日,日本工会总联合会正寻求企业加薪5%,为1995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对此,岸田文雄表示希望调薪幅度能超过通货膨胀率,政府要充当推手。

“相较于安倍政府,岸田政府要求的企业加薪程度明显提升,其政治目的性也显得更强。”陈友骏向记者表示,定下5%的目标不排除岸田是为了赢得民心。日本企业界有观点认为,日本政府不加大财政支出,仅靠政策强制企业提高工资水平是一种“政治提薪”的行为。

在孙立坚看来,日本政府要求企业加薪,也是无可奈何的事。由于日本的营商环境面临折损,所以政府希望企业能够抱团取暖,实现良性循环。日本政府认为,日本国内的物价不像美国那样走高,原因是日本企业的战斗力有所削弱。所以日本政府鼓励企业涨工资,认为若如此就能留住人才,购买力就能提升。等到物价上升,终端企业的利润增加,将促进上游企业购买设备增加。

但问题是,日本政府能够起到的作用或许不是很大。孙立坚指出,政府常用的手段包括通过金融手段干预,让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其次是,通过财政手段,即发行国债。不过在日本,市场交易盘太大,央行一己之力无法改变日元颓势,除非顺“市”而为。日本又是全球债务最高的发达国家之一,所以日本财政缺乏解决经济问题的空间。

面对社会普遍加薪舆论和政府的压力,日本企业进退维谷。大同生命保险公司的调查显示,日本全国范围内近9300家中小企业,其中仅34%企业表示打算近期给员工加薪,32%明确表示不会加薪,34%则尚未确定近期是否会调整薪水。

对于日本中小企业能否实现加薪,王佳认为并不乐观。他向记者表示,像优衣库这样的大企业在日本只占总企业数不到1%,剩余的99%都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雇佣了日本近70%的劳动力,但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没能力涨工资。

货币政策转向动力不足

自去年开始,全球多个发达经济体都掀起了加息浪潮。为了提振经济,日本央行始终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期盼已久,日本也终于等来了通胀率和名义薪资上涨的结果。

日本内务省数据显示,去年12月日本不含生鲜食品的核心CPI数据同比上涨4.0%,刷新1981年以来的最快增速。这也是日本核心CPI连续第九个月高于日本央行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甚至达到了目标通胀的两倍。日本社会一直停滞不前的薪酬也录得提升。日本劳工部门数据显示,12月日本就业人口名义现金收益同比增长4.8%,创1997年以来最大升幅,名义薪资增速远超经济学家2.5%的预期。

若这两项指标持续达标,那就意味着,日本能够走出长期通缩,并实现“增长与收入良性循环”的目标。愿景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外界普遍认为,日本通胀提升是不可持续的,而且,日本央行也把2024财年通胀率的预期涨幅调降至2%以下。

对此,邢予青表示,日本目前的通胀上升主要源于两方面:“首先是进口能源价格上升,日本的能源基本依赖进口,能源价格高自然会推动社会成本;其次是,日元贬值使日本企业成本上升。但目前来看,日本的通胀持续上升的概率不大,因为目前油价已经回落,而日元也明显升值,兑美元汇率从150水平反弹到130水平。”

他认为,在温和通胀持续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希望企业能够保持加薪幅度超3%的通胀水平,并且实现工资持续上涨,把工资上涨所增加的成本通过提升商品和服务价格转嫁出去,从而带动整体的物价上涨。

日本厚生劳动省指出,日本名义薪资虽然持续增长,录得4.8%的增长,但因为商品价格飙升、日元贬值,推升日本通货膨胀水平,其实薪资并没有追上通胀。结合物价变动因素,日本的实质薪资较去年下滑0.9%,连续第二年呈现下滑趋势。

随着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任期即将结束,外界关于日本是否要在货币政策上转向的讨论也越来越多。而此前,黑田东彦曾坚称,日本央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必须持续下去,直到有迹象表明,更强劲的薪酬增长能够实现可持续通胀。

对此,陈友骏向记者表示,黑田东彦的观点反映出他对日本经济未来发展的担忧,“如果过早退出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企业没办法实现涨薪,那日本经济将会跌回负增长或低增长空间。”

孙立坚则认为,其实日本已经在滞胀的轨道上了,“日本经济低迷一直存在,另外因为日本‘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输入性通胀自身无法消除。再者,日本货币政策与美欧国家反向而行,导致日元大幅贬值,更加剧了该国的通胀问题。但以日本国内的情况来看,它仍然深陷通缩经济。这就导致日本财富和人才流失,使得日本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无法得到改善。”

展望日本经济的前景,多位受访专家仍表示乐观。孙立坚认为,随着今年下半年,国际通胀可能会有所缓和,日本经济的情况有可能会得到改善。

王佳则表示,接下来,日本可能会更关注重振内需,特别是专注于刺激成长领域的投资和提高生产力。而且,由于疫情逐渐淡出,访日游客增加也将有利于日本经济的复苏。

标签: 日本政府 货币政策 日本经济

上一篇:决定提前还房贷前,需要做好哪些预判?丨投教121 最后一页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