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特写丨那些种地的年轻人-环球要闻2023-02-22 20:01:30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梓桐 李强 上海报道


【资料图】

春寒料峭的崇明岛连日阴沉,春雨加深了寒意,也让冒头的植物获得了生机。

在光明母港基地的“植物工厂”内,翠绿的生菜正在茁壮成长。四个泛着紫光的空置集装箱,或将在未来的90天内创造出中国顶尖的垂直农业技术。

这是一群年轻人为之投入的事业。

“我们会把集装箱看作一个建筑,将过去积累的建筑能源控制经验,运用到集装箱垂直农场上。”近日,“生生不息”队长、上海交通大学博导鲍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们希望打破学科壁垒,用全新的视角去解答农学难题。

此前,鲍华擅长研究微纳米尺度的热量输送及能量转换,是一位“能耗大师”。近些年,他将专长应用于农业场景,曾与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合作,在无土、无淡水、无电源的条件下成功种菜,为海岛等偏远无淡水地区的蔬菜供应,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也是完全不同的人生体验。

事实上,他并不孤独,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借助科技的手段投入到新的“种地”事业中去。

在南极实现“蔬菜自由”

2014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蔬菜学专业的何立中,迄今职业履历中最难的一次是在南极种植新鲜蔬菜。

南极气候苦寒,农作物难以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长,为改善这种情况,2014、2015年南极长城站、中山站相继建成温室,并尝试种植新鲜蔬菜。但是在极地恶劣的环境下种菜,不仅需要先进的温室栽培技术,还要有可供参考、复制的“样本”进行技术验证。最终,生态崇明被相中为南极温室种菜的“样板田”。

为了能让南极科考队员吃上最新鲜的蔬菜,一套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崇明基地建造的1:1的生态模型在上海崇明拔地而起。

这个位于上海东北角的小岛一夜之间成为了诞生农业科技“奇迹”的神奇之地。在这栋占地36平方米的模拟舱内,何中立等专家为科考队员在仿真南极条件下提供培训,教他们如何在极地“种蔬菜”。

而这个基地的奥秘还不止如此,先进的农业技术让这里成为沟通南极与崇明之间、跨越大洋的隐形桥梁。如果南极温室遇到种植难题,科考队员只要将采集到的图像及电脑数据传回崇明温室内,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及信息所的科技人员便会提供指导和诊断分析,确保蔬菜健康成长。

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凸显,农业面临劳动力缺乏、现代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也越来越被重视。

在有着多重学科背景的鲍华看来,现代农业正在逐渐走向多学科融合之路。

类似于社会上的其他学科,从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角度,现代农业需要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多学科交叉的科研团队,探索智慧种养、智慧农服、产销融通一体化的新模式。

鲍华表示,即使在上海交通大学这样的顶尖高校,长期以来也存在学科交叉融合的困难。

为了解决工程与农学之间“两张皮”的难题,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新设立了绿色能源与新农村中心,形成一支多学科交叉团队,旨在解决校内外共存的“工科不了解农业,农学不了解工程”等学科交叉深度不够的问题。

农业与人工智能

与其他参赛者与农业的结缘经历相比,队长郑建锋显得有些特殊,他是四位队长中唯一一位90后,虽然年纪最小,但他曾带领团队获得过第一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AI组冠军。

郑建锋出生在河南第一产粮大市周口。在他小时候,当地的粮食生产,从播种到收获都需要依靠人工,农事操作基本上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状态,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低。

虽然自小就被耳提面命要走出农村,但春季青绿的麦芽、秋季金黄的大地仍是他童年挥之不去的温柔记忆,也是他一生的志向与乡愁,因此,尽管郑建锋在考上大学后离开了中原大地,但专业的选择让他与这片土地再次结缘。

至今,郑建锋已学农10多年。2003年,基于农业部948项目,中国农业大学密室植物工厂化技术开始了植物工厂研究的先河。作为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博士后,郑建锋团队主要对植物工厂的研发环境智能控制系统以及LED光照调控方面进行研究。

此次参赛,郑建锋带领的团队的思路是对话植物,高效生产。

对话植物的核心是基于植物的生理反馈信息,综合调控植物工厂的光照、温度、相对湿度、二氧化碳等环境因子以及营养液供给。

而高效生产则指,把集装箱看成一个同化箱子,重点监测生菜群落的光合信息和蒸腾信息,并通过机器视觉识别技术动态监测生菜的生长长势情况,最终以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为目标,建立生菜的数字化生产管理解决方案。

“未来更多的人将生活在城市。大城市如何能实现食品-能源-水供给的平衡和平等?我们相信全智能化植物工厂能有效保证食品更健康、更安全。我们团队希望借助本次比赛平台实践智能植物工厂创新技术,助推基于植物工厂技术的鲜食蔬菜规模化高效生产,为北京、上海等大型都市的菜篮子工程提供解决方案。”郑建锋表示。

与郑建锋相似,LettUsGrow队长徐丹从幼儿园时期就喜欢植物,高考时选择了农业专业,大学毕业后前往世界农业顶级院校之一的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深造。此后,他在荷兰最大的番茄种植企业工作过两年,参与管理100万平方米的温室。2016年,在投资公司的帮助下,他创立了极星农业。

作为一个对外界环境相当“敏感”的行业,农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状况息息相关。

“我们希望运用更少的土地、更少的自然资源和更少的人工,产出更多的蔬菜来保证菜篮子稳定。”在徐丹看来,未来农业发展更关键的是,如何利用很多先进的技术来克服一些恶劣的自然条件因素,以实现一个跨地域、跨区域、跨时间的周年生产供应。

此外,还要更加准确地把握作物需求,建立相关的植物模型。根据植物的需要,通过一系列物联网自动化的设备,实现植物高产的同时保证高品质。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相比于传统农业“看天吃饭”的无奈与脆弱,现代农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农业的发展更加有序,也变得更加可控,但在行业内浸淫多年的徐丹看来,现代农业人工智能的技术并非否定人的作用。

“数字农业中生菜的种植,方向绝不仅仅是‘弱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学习等),而更应该是人机混合智能。”徐丹告诉记者,机器具有感知、学习、推理和决策的能力,既要服从人的命令,但同时人的决策也应该受到机器的影响。即人作为温室最高级控制者要结合人本身的经验与孪生模型给出的策略,制定最优决策,有效避免自动算法由于传感器或温室设备故障造成的失误。

科技向善

科技的浪漫和魅力在于,你可以不仅仅只做一个围观者,更可以用它去做出一点点改变,让大家生活在你参与定义的世界里。

这是拼多多举办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的理由,也是拼多多企业自身价值观的体现。自2020年始,拼多多连续三年牵头举办多多农研科技大赛,集结科学家、顶尖农人,利用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合成生物等技术,用更低能耗种出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草莓、番茄和生菜。他们憧憬,这片试验田的一小步,会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一大步。

扎根实体,科技向善。拼多多高级副总裁朱建翀认为,拼多多起家于农业,现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始终把农业作为核心战略,长期致力于利用新模式、新技术推动农业数字化发展,希望通过科技带来农业领域的革命性变化。

“至今已举办三届的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一直在做一件事——设计未来的食品系统。本次大赛,我们选择了一个和产业实际发展联系更加紧密的切入点。”

朱建翀表示,过去,靠天吃饭是农业的常态。从传统大田农业到温室大棚,人类实现了对环境的部分控制。而封闭环境中的垂直农业可以实现全人工调控,实现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持续食物供应。

不过,相对大田种植,人工气候室的种植成本更高。所以,如何在封闭空间种出更多、更好、能耗更少的蔬菜对于解决粮食系统韧性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未来90天,这些全球最聪明的大脑,将在“城市农业如何用更少资源种出更多粮食”的命题上书写出自己的方案。

标签: 现代农业 人工智能 上海交通大学

上一篇: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一方制药:15秒抓6付中药,全流程数字化助力中药生产走向世界 即时焦点 最后一页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