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环球今日报丨评论丨立足总量、结构与价格三重维度,货币政策继续稳字当头2023-02-28 05:43:16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资料图)

近日,央行公布《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总体来看,央行对国内经济复苏保持谨慎乐观态度,特别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消费出现向好态势,制约消费回暖的因素有望缓解,市场预期和信心正在快速修复。不过央行依旧高度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的持续溢出效应,并给出世界经济复苏动能减弱的判断。相对于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对通胀的立场有所缓和,但仍旧强调通胀未来可能存在的反弹可能,经济回稳向好与警惕通胀反弹和防风险结合之下,货币政策将以稳为主,未来降准、降息的概率趋于弱化。

从货币政策的总体基调来看,《报告》将之前的“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调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同时提出,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结合《报告》专栏2“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论述,并考虑到年初市场两次降准预期均告落空的实际情况,今年货币政策的力度空间,将呈现出边际收敛的导向。在稳字当头的政策总基调以及宏观经济运行复杂多变的趋势下,货币政策相机抉择的力度会增大,既不会在总量上过度扩张,但也不会过度收紧,维持当前的政策力度,目前来看是央行政策的阶段性均衡状态。

从货币政策工具来看,《报告》专栏2特别提到,要“发挥总量、结构、价格三重优势”,这是本次《报告》的一个新提法,需要市场予以高度关注。货币政策仍是总量型政策,是总需求管理的重要政策。央行特别强调,既要立足于逆周期的视角来分析问题,也要强调跨周期的角度来理解货币政策的作用。逆周期调节要靠适度的总量扩张,着重解决好总需求不足的矛盾;而跨周期调节要适度约束总量扩张,着重解决好总供给提质增量的短板。因此,《报告》特别强调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并且优先级更高。在总量适度约束的情况下,针对三农、小微、消费、双碳、科创以及楼市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将有增不减。不过,结构性工具并非万能,依旧会带来广义货币的扩张,在运用上仍要体现出“精准支持”导向。央行本次特别提到了要发挥价格优势,表明在转型期间的货币政策框架中,数量型工具将与价格型工具并用,共同为实体经济融资创造适宜的货币环境。

从流动性管理来看,相较于三季度报告,此次增加“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的说法,值得关注。去年四季度以来,财政与货币协同发力,货币市场流动性充裕,DR007时常击穿利率走廊下限。因此自开年以来,央行有意引导DR007向政策利率靠拢,目前短期市场利率已回归至政策利率附近,未来一段时间,流动性过度充裕的情况将发生改变,需密切关注DR007以及同业存单利率的变动。

在挖掘内需潜力方面,货币政策的主要发力点仍是促消费、扩投资。《报告》专栏4着重针对消费进行论述,表明央行对促进消费回稳高度关注。央行指出,目前制约消费的因素已经有所缓解,但由于居民收入放缓以及资产负债表修复尚需时日,消费复苏的不确定仍存。基于这样的判断,央行势必将在提振消费方面出台支持性举措,引导金融机构针对新能源汽车、住房、文旅、线下购物等场景设计更多的金融产品。对于楼市融资方面,目前已经“三支箭”齐发,资金的主要用途不在边际扩张,而是要聚焦于做好保交楼与稳定预期。

从内外均衡的视角来看,相较于三季度报告,本次报告对外部均衡的关注程度有所提高。当前,美国通胀黏性增强,美联储货币政策保持鹰派立场,美元指数阶段性走强,美国利率中枢继续抬升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金融风险抬头的可能性大大增强。因此,在内部稳增长压力有所缓解的情况下,货币政策需要对主要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外贸承压可能带来的国际收支逆差,以及汇率未来可能出现的超调给予一定的关注。

标签: 货币政策 的情况下 季度报告

上一篇:沪市12家消费品公司去年业绩预盈,善用再融资、GDR等融资工具 最后一页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