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针对近期我国重污染天气,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这样说2023-03-28 22:43:15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3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工作。


(资料图)

“受沙尘过程影响,今年以来全国共有140个城市出现了沙尘重度及以上的污染,其中131个城市出现严重污染,均为5年来最多。”在上述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表示。截至3月26日,沙尘导致全国优良天数比例损失了5.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的比例增加了1.2个百分点。

针对今年春节以来北方地区出现多轮沙尘天气,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指出,今年以来,我国共出现了6次沙尘天气,其中4次集中在3月份。今年3月份以来,沙尘天气偏多的原因,有两个条件,一个是下垫面利于沙尘活动,二是气象条件有利于沙尘的传输。

刘炳江进一步介绍,今年以来,我国面临着气象条件相对不利和污染排放明显增加的双重压力,空气质量改善形势较为严峻。2022年岁末至2023年年初,冀鲁豫晋陕5省出现了一次长达11天的重污染天气过程,4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20个城市出现严重污染,是近年来罕见的情况。2023年截至3月20日,全国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6.7%,PM10平均浓度同比上升23.9%,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这些都表明我国的空气质量改善成效还不稳固,大气污染防治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依然存在。”刘炳江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统筹推进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深化大气污染治理减排;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监督执法。

下垫面与气象条件导致沙尘天气偏多

刘炳江介绍,3月19-23日这次,气象部门定级为强沙尘暴。气象部门根据能见度将沙尘暴分为特强沙尘暴、强沙尘暴、沙尘暴、扬沙和浮尘五种级别。

3月19日-23日发生的强沙尘暴,是今年以来强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影响了全国20个省、区、市,北方各地PM2.5、PM10的浓度达到了严重污染,河北张家口PM10的峰值超过了9000每立方米微克。

全国沙尘造成的超标天数达到了1533天,同比增加了590天。截止到3月26日,沙尘导致全国优良天数比例损失了5.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的比例增加了1.2个百分点。气象部门说沙尘在24号结束,是以能见度来判断的。但是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到今天还没有结束,到昨天为止,许多地方还出现了浮尘,PM10还是超标的。

据介绍,今年3月份以来,沙尘天气偏多的原因,有两个条件:一是下垫面利于沙尘活动。2022年蒙古国降水较20年同期偏少,沙源地植被覆盖较差。今年3月份以来蒙古国的南部和我国的西北地区,气温较常温同期偏高5—8度,尤其是3月初出现了一次极为罕见的回暖天气,高温事件大家在3月份也都感受到了,但是造成的影响远远难以用一句话来说明。这次回暖的天气导致了前期的冻土层沙土出现快速融化,同时沙源地基本无降水过程,地表无积雪覆盖,大范围的地表裸露,利于沙尘活动。

二是气象条件有利于沙尘的传输,今年蒙古气象强度偏强、冷空气的活动较多,在冷空气东移南下过程中,强烈的大风卷起扬沙,为沙尘粒子的卷扬进入高空提供了有利的气象条件,在高空西北气流的作用下,大量沙尘粒子向下游传输沉降,叠加内蒙古本地的沙源,影响我国北方地区。

“对北京而言,有两股沙尘传输路径,一股是我国西部,另一股是蒙古国的中南部。其中,从西部方向来的气流传输到北京,基本上是以浮尘为主,不会出现沙尘暴;蒙古国的中南部沙尘影响最大,因为传输路径比较短,气流比较强,就造成了较重的污染。”刘炳江表示。

据科研人员统计,近十年来,蒙古国内戈壁地带一年中发生的沙尘暴次数,比20世纪60年代增加了4倍。今年春季(4—5月)蒙古国南部至内蒙古中西部沙源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且有蒙古气旋阶段性南下影响,利于形成沙尘天气过程。预计我国北方地区沙尘过程次数较近十年同期偏多,也就是说今年是一个沙尘的大年。

刘炳江指出,接下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气象部门加强空气质量预测预报,预测到可能出现沙尘的时候,及时发布信息,提醒公众做好健康防护。

以更大减排量冲抵排放增量

“今年经济发展带来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空气质量反弹压力很大。但有信心以更大的减排量来冲抵经济发展带来的排放增量和气候异常带来的不确定性。”刘炳江表示。

刘炳江介绍,今年一季度气象条件不利,排放量也在大幅度增加,尤其是一些地方上马“两高”行业,部分企业甚至违法排污。但现在还是在可控范围内,今年一季度空气质量比去年同期反弹,在预料之中,并不具有代表性。去年是疫情期间,叠加冬奥会、冬残奥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实施联防联控,烟花爆竹管控到位,去年2月份北京PM2.5浓度22微克/立方米,而以往北京2月份都是50微克以上。

刘炳江指出,与2019年一季度相比,今年全国PM2.5下降12%以上,优良天数上升了3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下降1个多百分点,说明近年来治理成效是较为显著的。另外,目前即使反弹也是在浓度非常低的情况下反弹,在国际上都是很正常的波动。

刘炳江说,今年经济发展确确实实带来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空气质量反弹压力很大。国家要求“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从生态环境部出台的环保政策来说,与各部门的政策肯定是同频共振的,支持经济的平稳增长。

刘炳江介绍,在污染排放新增同时,对存量的削减也非常大。清洁取暖方面,试点已覆盖全国88个城市,今年还要再扩。清洁取暖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技术创新,突破了技术瓶颈,减排量还是比较充足的。

刘炳江指出,解决环境治理问题的同时,也带动了大气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像天然气管网建设、电网增容、铁路专用线建设、热力管网建设等都是重大投资项目,既促进经济增长,又改善空气质量,是双赢的。

刘炳江透露,针对一些低效的或者是无效的治污设施,今年要开展更新行动,也会带来更多减排量。

“在预测的经济增长和减排量前提下,我们有信心把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刘炳江说,现在最难把握的是气象条件。预计今年秋冬季气候形势将从拉尼娜向厄尔尼诺转变,不利于冷空气活动和污染扩散,对减排量的抵消作用是多少,存在不确定性。“我们以更大的减排量来冲抵经济增量和气候异常带来的不确定性。”

标签:

上一篇:院士专家广州论道合成生物学,建言绿色生物制造 世界热头条 最后一页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