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环球观点:复旦学子的AI司机,拿下数亿!2023-04-25 09:58:35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文/杨松 编辑/江昱玢

正在举办的上海车展上,鲜有企业提及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背后是,经历自动驾驶上市企业股价暴跌,创业公司商业化困难,投资者们趋于理性。

仍有公司获得资方支持。

3月,自动驾驶企业驭势科技对外发布,完成数亿人民币C轮融资,东风汽车旗下东风资管和重庆高新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旗下重科控股,共同参与投资。

几乎同一时间,一家名为“驭势天下(重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成立,落户重庆市高新区,为其乘用车部门总部。

驭势科技董事长兼CEO吴甘沙告诉《21CBR》记者,驭势科技的自动驾驶操作系统,乘用车与商用车均适用,符合战略投资方东风资管需求;作为汽车重镇的重庆市,也需要引入自动驾驶企业。

吴甘沙透露,投资方与他们一拍即合,不到半年时间即完成新一轮融资。

天眼查显示,驭势科技共完成七轮融资,累积金额数十亿元。其中,不乏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国开金融等“国家队”身影。

吴甘沙认为,在高科技领域创业,是选择踏入一条跨度一二十年的长赛道,要预见行业周期性。

“不能长期靠VC去买单,必须要有自身造血能力。”

汽车供应商

现年45岁的吴甘沙,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于2016年参与创办驭势科技。

他曾担任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英特尔首席工程师。在外资企业十余年的工作经历,让其对创业有着更深刻的认知。

“成功的概率高,因为你后面有大平台光环,现在必须接受很多事情的失败概率更大。”

吴甘沙称,在快节奏的创业环境中,创业者不能指望所有因素是完美的,要不断维修这架“破飞机”,不让其停下来。

对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他表现出务实一面。

吴甘沙认为,Robotaxi要大规模落地,仍需要几年时间,实现全国范围内运营需要的时间更长。

公司有300多人投身无人驾驶技术研发,推出“通用无人驾驶技术栈U-Drive®”。截至2023年2月,去安全员商业运营里程,已超200万公里。

“Robotaxi是驱动研发的很好场景,它决定的是上限。”吴甘沙说,在攻克Robotaxi技术难题的同时,公司要解决活着的问题,再去扩大规模。

在乘用车领域,驭势科技的定位是车企供应商。公司已与一汽、东风、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众等合作;拿到宝骏E300车型的自动代客泊车定点,是行业内该项技术最早的量产尝试。

此前,驭势科技与车企的合作,多以Tier2(二级供应商)身份。在吴甘沙看来,这种模式在数据获得和收入规模上有所欠缺,团队在尝试和车厂以及Tier 1的合作模式。

驭势科技在乘用车领域有百人规模,与东风以及重庆本地车企等建立深度合作,将L4级的U-Drive®技术,应用至L2+及L2++等前装量产领域。

商用AI司机

相较复杂的乘用车无人驾驶,商用车端的落地限制更小。

驭势科技九成收入来自商用车市场。

“乘用车短期是改善车主的驾驶体验、降低疲劳感,商用车是去掉司机,这种商业模式跟取代司机、降低成本相关。”

吴甘沙将乘用车无人驾驶比作“无限题库”,短期内无法实现;商用车的无人驾驶则是“有限题库”,在通用技术基础上,仅需一个小团队,即可推出针对细分场景的无人方案。

他提到,驭势科技是第一个做全场景商用车,从小巴到大巴,从轻卡到重卡,以及更日常的配送、巡逻、清扫场景,自动驾驶技术均可适配。

总结来说,驭势科技的技术特点是“全场景、真无人、全天候”,提供特定商业场景更低成本的无人驾驶系统,取代司机。

以机场场景为例,2019年,驭势科技在香港国际机场开启无人驾驶物流车的常态化运营。

随后,公司相继在乌鲁木齐机场、广东机场集团物流公司、西部机场集团航空物流公司等落地了无人驾驶解决方案。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中的无人驾驶牵引车,即采用驭势真无人自动驾驶技术,一键启动,车辆可自行实现转弯、换道、过安检闸口等复杂动作。

据吴甘沙介绍,海外机场无人驾驶产品已实现降本增效,国内项目第一阶段能实现成本持平。

与深度参与项目运营的垂类无人驾驶创业不同,驭势科技仅是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不下场造车,也不亲自运营项目。

在吴甘沙看来,不造车,能最大限度与各车企合作;细分行业有不同的商业逻辑,若参与运营则需要花大量时间学习,这不是团队的优势所在。

“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开车,本质上我是一个劳务派遣公司,我派遣的是AI司机。”吴甘沙笑称。

拓展新场景

自动驾驶赛道,无论是已上市企业,还是获得大额融资的创业公司,鲜有实现盈利的玩家。

在Robotaxi万亿市场规模实现前,正如吴甘沙所言,要确保自己“能活着”。

2022年,驭势科技营收实现翻番增长,但仍未达到年初目标。

驭势科技的应对策略是,在应用场景中,并不是孤注一掷某单一场景,而是多撒网,覆盖多个商用场景;

(巴斯夫基地的无人物流车)

乘用车专注于主流市场高智价比产品的量产,乘用车和商用车共享平台,实现规模效应下的成本优势。

“(商用无人市场)很多场景的渗透率不到1%,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吴甘沙表示,在商用领域地某些场景,驭势科技正在沟通新一轮融资,以类似乘用车的操作方式,引入战略投资方,加速特定场景无人驾驶方案的商业化。

小鹏、理想等新势力也在加大投入无人驾驶方案研发,第三方供应商有被替代风险。

吴甘沙认为,无人驾驶技术投入强度,单一车企销量未必能长期支撑技术快速迭代所需的资金投入。

他举例,就像面板厂之于电视品牌,只服务一家电视品牌的面板产线难以为继。伴随智能汽车崛起,一定有无人驾驶技术供应商,通过服务多个车企、协同创新,从而形成规模优势。

“心态上,是技术的乐观主义,始终相信能做出来。”

坚信自动驾驶的可实现,吴甘沙认为驭势科技,将成为走向终局的玩家之一。

标签:

上一篇:338亿浙商财团,杀入益生菌 短讯 最后一页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