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看点丨高铁“激情2分钟视频”引热议2023-05-14 14:23:11 | 来源:凯迪网 | 查看: | 评论:
(资料图)
记得一定要加个星标
在五一期间,成都一辆高铁上,一位女子竟被当众掌掴。女孩忍耐多次后对方却毫无收敛,于是她转身提醒对方,“不要撞椅背了,要有礼貌一点哦,家长也不管一下。” 冲突升级,女孩还手反击,而对方家长始终维持着那样理直气壮的蛮横。 但这种方式,或许一次两次会有人怕麻烦而避让,却不会一直有用。 家长动手打人后,附近一位东北大哥都看不过去,走过去仗义执言: 后续双方报警处理,女孩表示:不和解,也不要赔偿,只想打人者有该有的惩罚。在被乘客和乘务员提醒后,孩子消停了十分钟,又故态复萌。还有的小孩似乎把身前的桌板当成玩具,像骑自行车一样用双脚轮流踩踢,持续时间还不短。 其实,在这些场景中,最让人愤怒的不是熊孩子,而是“熊家长”。视频中能看出,很多孩子已经到了可以沟通,能听懂别人说话的年纪。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熊孩子背后,常常站着一些熊家长。他们总是觉得,因为是小孩,其他人都理所当然要迁就他们。 但对其他乘客来说,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也是在旅程中疲惫奔波的旅客。 “孩子还小”本该是引导和教育他的理由,而不是放纵他的理由。 小孩并不会天然的“长大了就懂事了”,放纵才是真正害了孩子。一名女子正在优衣库里试衣服时,突然有2个男童多次猛推帘子,幸好店里人不多,她才没有走光。 一开始对方骂她“没素质”:“怎么能跟2岁的孩子计较”。 但孩子身高已经到成人腰部,不可能只有2岁,在场店员推测应有5岁左右。 可家长第一反应就是拿“小孩”推卸责任,仿佛他们可以永远“2岁”。后来看到女子年轻漂亮,就直接转为骂她看上去就“不正经”,“不检点”,造谣她从事特殊职业。 这些家长做错事的第一反应,永远不是认错道歉,而是把锅甩给别人。 明明自己孩子做错,却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就是我骂你”,还扑上去抢女生的手机。 在这些人眼里,错的永远都是别人,他们是不会有错的。一名年轻女子称被一位8岁小男孩“咸猪手”,女孩上前理论。 还有熊孩子去别人家做客,把主人的口红涂得柜子上、桌子上到处都是。 主人都还没要赔偿,只是要孩子道歉,对方就开始倒打一耙。 于是在她口中,一切反而变成女孩买口红的错,反正她孩子是不能道歉的,她是没空教育孩子的。 从许多的案例中,能看出熊家长胡搅蛮缠的套路: 既然道理讲不过,就不讲道理。他们不会就事论事,只想用尽办法逼退对方,大吼、谩骂、人身攻击、污蔑造谣。 他们把“孩子还小”当做万能的免责金牌,但没有人可以永远“免责”。 有小孩因为好奇孕妇被推倒会不会流产,就猛推一位怀孕4个月的孕妇。 一个10岁的孩子,因为楼外装修,吵到他看《喜羊羊》。 工人在半空悬挂了40多分钟,后来双手都脱力,幸好最后被消防人员救下。 还有小孩无故用脚踢公交上的乘客,碰上了暴力分子,被乘客暴起摔打。 有些孩子甚至养成了“我还小,反正不用负责”的思维,明知犯法也不怕,最后毁掉一生。 都说太懂事的孩子让人心疼,因为他们总是把别人的感受放在最前面,忽略自己的感受。 但是反过来,只关注自己,忽略别人的感受,就走了另一个极端。 婴儿都是自我中心的,但在小孩长大的过程中,家长就要引导他们思考,什么是基本的换位思考,明白什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不讲道理的纵容,辛苦养大的孩子,也不过是一个个“巨婴”。就像那句话说的,“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希望的世界用自己的方式投票。” 每一次对熊家长的抗议,对熊孩子的教育,也是在为一个更文明友善的社会投票。 希望未来出行时,我们不必再担心遇到熊孩子、熊家长。◆文本作者: Kyle,90后新媒体公司CEO,500强公司新媒体顾问,新书《选择自己》,让时间变现,成为更有价值的自己。本文首发于公众号Kyle(ID:kylehello),转载请联系Kyle取得授权。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很多读者说想和我有更多交流,欢迎添加我的私人微信:
标签:
上一篇:某考研机构欲花百万请孟羽童代言 全球百事通
最后一页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