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 > 正文

教培股价乍暖还寒:“双减”与疫情下 产业能否迎来底部反转时机?2022-02-18 10:35:15 | 来源:财联社 | 查看: | 评论:0

《科创板日报》(北京,记者胡家铭)讯,刚刚过去的寒假,是新东方等众多教育培训机构,自成立以来最安静的一个寒假。

"这不是一场战马飞奔的争先,而是一场骆驼穿越沙漠的坚韧跋涉"。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最新的个人公众号上发文,道出了"双减"与疫情下,在关停部分业务与转型中艰难"求生"的教育培训行业的现状。

不过,市场嗅觉灵敏的外资与大型机构却已经开始进场。2月16日,美股在线教育板块大涨,好未来涨超21%,高途涨幅超过15%,掌门教育涨幅近10%,新东方涨超9%,有道涨超8%。

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摩根斯坦利也在不断悄悄"抄底"新东方,把自己买成了持股超过5%的新东方股东。

"双减"与疫情下的教育培训产业上市公司中,中公教育、昂立教育等名列2021年跌幅榜前列。但近期A股教育股异动逐渐多了起来,华媒控股本周三连板,凯文教育异动涨停,盛通股份异动拉升。随着新学期的开始,乍暖还寒中的教育股,在估值与价格的最底部的盘整中,也许正在酝酿"春天"的气息。

退潮与裁员

从政策面来看,双减政策正式落地后,教培公司经营模式及估值体系遭受了"团灭式"重挫。现有资源必然向合规性业务倾斜,剥离K9业务寻求新发展方向成为必然。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双减政策的出台,导致校外培训时间被严重挤压,有效时间等同"消亡",留给校外培训机构的时间只剩下工作日少量课后时间。

资本化方面,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根据"民促法细则"非盈利性机构的关联交易、利润提取等都受限。整体来看,K12教培机构(含线下和线上)已经没有资本化的可能,已上市的机构需要剥离相关资产或转型其他业务。同时,由于其校外培训的公益属性,收费受政府指导。因此,校外培训的利润水平,亦受相关政策影响。

标签: 培训机构

上一篇:美发布最新恶名市场报告 阿里速卖通和腾讯微信被点名 中国太保加码养老板块 前有泰康、后有平安能否胜出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