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 > 正文

“金砖四国”QDII退潮,俄罗斯元素缺席,何以首募即巅峰?2022-03-02 12:32:57 | 来源:时代在线 | 查看: | 评论:0

俄乌冲突加剧,冲击波亦席卷资本市场。纽交所暂停俄罗斯电信运营商Mobile TeleSystems PJSC (MBT.NYSE)、采矿和钢铁公司Mechel PAO (MTL.NYSE)以及在线房地产分类广告公司Cian PLC (CIAN.NYSE)的交易。而纳斯达克亦暂停了搜索引擎运营商Yandex NV (YNDX.NASDAQ)和在线零售商Ozon Holdings (OZON.NASDAQ)的交易。

"金砖四国"概念曾备受资本市场关注。国内市场曾有三只"金砖四国"概念QDII基金。不过,首募即巅峰,"高开低走"特征非常明显,其中两只已转型或清盘,唯一尚在运营的是信诚四国基金,目前规模仅0.11亿元。

从当初的高光时刻到如今的一地鸡毛,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金砖四国"一度风靡

QDII家族在实实在在的扩容。

截至2022年1月底,外管局已累计批准174家QDII机构投资额度1575.19亿美元,包括34家银行、68家基金公司及证券公司、48家保险公司、24家信托类机构。其中,基金公司是当仁不让的主力,以705.4亿美元的额度占据近半壁江山。

而与之相比,曾经风靡的"金砖四国"QDII却相形见绌。

国内投资者接触到"金砖四国"概念产品,始于2007年。当时,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纷纷推出"金砖四国"银行系QDII,其中包括工商银行的"富甲天下"、农业银行的"境外宝"等。

在2007年,除了银行系QDII关注"金砖四国"概念外,也有基金系QDII将投资市场瞄准"金砖四国"和"金钻11国"。

无论银行系QDII还是基金系QDII,都是在一个相当乐观的环境下发行的。早期的"金砖四国"概念基金,已斩获了不错的收益。比如,2005年成立至2007年2月底,邓普顿金砖四国基金的总收益达58%。

标签: QDII

上一篇:预亏38亿后,张勇卸任海底捞CEO,继任者杨丽娟曾是“最牛服务员”,为帮家里还债辍学打工 金李:建议放开单身女性冻卵限制、认可非婚生育孩子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