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 > 正文

张军:稳经济要扩大有效投资,而不是各级政府一味上大项目2022-03-26 09:35:49 | 来源:观察者网 | 查看: | 评论:0

出口、投资、消费,一向被看做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然而今春以来,疫情突然卷土重来,对开年来的消费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再加上国际局势突变,也让出口因素更加不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投资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成为大家不约而同关注的突破点。

基建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拉动还有多大?投资主体应该更侧重于政府还是企业?如何推动有效投资防止地方债务进一步扩大?观察者网专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解读当下经济热点问题。

【采访/观察者网 王慧】

观察者网:我国经济目前面临三重压力,今年我们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开年以来,从各地各部门的情况来看,投资,尤其是扩大有效投资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一招"。在"三架马车"中,今年为何格外重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托底作用?

张军:基本建设的含义是对生产能力进行扩大,当然包括上一些新的生产项目,比如建一个特斯拉汽车厂。基建也包括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更新,比如建新机场、修建新的铁路、高铁,还包括5G基站、数据中心,算力提升等新经济领域的基本建设。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讲固定资产投资,大家就习惯性地理解为是政府安排的基建投资这类大项目。但实际上,经济中大量的投资活动其实是企业层面的投资。

企业的投资包括企业的基本建设投资,也包括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去扩大产能的投资。比如说,一个汽车厂今年要扩大投资,它可以去并购别的企业,可以在别的地方建一个新的汽车厂,也可以在现有汽车厂基础上直接扩大它的产能规模,这些都是投资。

因此,当谈到"稳增长"的时候,大家习惯于把它理解为用政府的投资来"稳增长",这是有失偏颇的。

假如我们遭遇到像2020年新冠疫情那样的巨大危机或者外部冲击,导致经济突然"停摆"时,为了在短期内尽快地稳住经济,防止经济进一步走向衰退趋势,才需要靠政府的公共投资拉一把。这时候需要政府的公共投资,主要是因为大量的市场主体受到了冲击,无法正常进行投资。

但是从现在中国的经济状况来看,我们已经接近恢复到一个正常发展和增长的状态,虽然可能还没完全达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谈到"稳增长"时,就不能完全把投资理解为政府的公共投资。

标签:

上一篇:欧洲议员:应该结束对俄气依赖,但别用美国肮脏的天然气替代 稳字当头、“链”上发力,各地各部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观察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