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牌堆满箱,半层楼已空
工牌堆满一大箱、半层楼空无一人--这是网络流传的大厂裁员场景。
在互联网大厂工作3年的李宇洋,近期的心情是煎熬的,2022年3月23日,他在自己个人抖音号发布了一条"毕业"视频,"今天没有知识普及,只有一件事想要告诉大家,那就是--我被裁员了。"
关于整个裁员流程,李宇洋表示,他收到公司裁员通知的时间是3月21日,因为疫情原因,包括签协议、谈赔偿等整个流程都是在线上进行。被裁员后,李宇洋第一感觉是"失落、难过,然后自我否定"。
令李宇洋意外的是,这条抖音号视频收获了将近一万个赞,相比之下,以往他发布的知识科普视频平均战绩只有小几百。当晚他就开了一场直播,不到两个小时直播间人数就达到了11万。
其实,李宇洋并非孤例。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多家互联网大厂先后传出部门优化、裁员等消息,互联网大厂动辄10%甚至30%的裁员比例,无疑挑动着每一个互联网人的神经。
被裁员是痛苦的,对于从业者而言,意味着高薪、体面一瞬间化为乌有。
相比于个人对裁员的痛苦,大厂则试图用"轻松"语言化解尴尬。有网友在群里表示,"这些公司还特别"笋",开人就开人呗,叫"毕业日"。
行业收缩调整阵痛期
李宇洋是个95年的山东小伙,在某大厂从事采销工作。
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因为业务架构调整,他整个组的小伙伴都被裁了。一开始,他也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否定,但冷静下来想想,被裁不一定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行,所以也不用太过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