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建行原副行长黄毅:碳中和带来年均上万亿投资,需充分挖掘绿色金融市场潜力2022-03-02 13:49:26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任怡北京报道 在近日举办的“碳中和2060与绿色金融论坛(2022年春季)”上,中国建设银行原副行长黄毅表示,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中国碳中和目标将带来平均每年万亿以上绿色金融投资,未来还需要充分挖掘绿色金融市场潜力,探索和创新绿色金融的发展模式,以实现绿色资金的高效运用积累成功经验。

“21世纪气候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国际社会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国内‘双碳’目标与国际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综合推动下,绿色金融为中国与全球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驱动力。”

黄毅认为,对中国而言,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全社会、全行业、全过程的深远性的变革,给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机会,并且将绿色金融发展推到了新高度,也极大地拓宽了绿色金融的发展空间。

黄毅表示,绿色金融不仅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强劲推动力,更为中国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提供了核心支撑。

绿色低碳转型,离不开金融力量的支持,我国气候投融资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2020)测算,要实现2℃目标导向转型路径,我国2020~2050年间总投资需求将达到127.24万亿元人民币,折算到2060年,年均约3.18万亿元。

“在‘双碳’目标的带动下,各类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纷纷涌向金融市场,金融业不断开展绿色信贷,扩充存量和创新增量并行,积极开展绿色信贷国际合作,持续推进环境风险管理的工具创新。”黄毅说。

他认为,中国开创了诸多绿色金融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净零排放的经典案例,并且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还落实了绿色金融升级转型过程中的实践成果,绿色金融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强劲推动力,更为中国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碳达峰碳中和等目标的激励下,中国迅速成为了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核心梯队,无论是融资规模还是发展增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正在逐渐从国内走向国际。”黄毅表示。

标签: 可持续发展 金融市场 中国经济

上一篇:21调查丨稀土钕铁硼需求超预期景气度高企,上市公司扩产马不停蹄 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高俊峰:CCER交易即将重启 林业碳汇市场收益可观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