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21解读|以人民健康至上:罕见病、心脑血管病、癌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2-03-05 19:38:32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萍 北京报道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落实常态化防控举措,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及时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把更多常见病等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达到60%。严格药品疫苗监管。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加强养老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

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确保生产供应。强化药品疫苗质量安全监管。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坚持预防为主,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健全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抓好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提高重大疫情监测预警、流调溯源和应急处置能力。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规范医疗机构收费和服务,继续帮扶因疫情遇困的医疗机构,补齐妇幼儿科、精神卫生、老年医学等服务短板。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着眼推动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使群众就近得到更好医疗服务。

对此,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民健康至上的原则,如继续提高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等。

金春林指出,政府工作报告也是根据群众需求、解决问题为导向提出具体发展目标,如提到的心脑血管病,实际是老龄化加速带来的患者人群增多;如明确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和补齐妇幼儿科、老年医学等服务短板,也是根据我国人口卫生方面的政策、发展变化提出的。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

过去一年,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我国取得了很多成绩,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新的目标,包括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等。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

对此,金春林指出,我国持续提高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体现了国家以人为本的原则,居民医保人均补贴标准再提高30元并非小数目。据国家医保局数据:截至2021年末,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确保生产供应。

就集中带量采购,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指出,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为了促进市场公平竞争,让药价回归其真正的价值,减轻群众就医负担、逐步解决“看病贵”的问题。“目前带量采购已经常态化和制度化,这也是未来降低药品费用、推动药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提高药品质量的一项总体规划,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战略措施。”

与此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2021年我国已经实现将更多常见病等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与此同时,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达到60%。

政府工作报告也再次强调了预防的作用,提出坚持预防为主,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健全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抓好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提高重大疫情监测预警、流调溯源和应急处置能力。

对于公立医院改革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规范医疗机构收费和服务,继续帮扶因疫情遇困的医疗机构,补齐妇幼儿科、精神卫生、老年医学等服务短板。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着眼推动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使群众就近得到更好医疗服务。

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加快推进工伤和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做好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抚恤工作。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强化未成年人保护。提升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水平。加强民生兜底保障和遇困群众救助,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

并且,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加强口岸城市疫情防控,加大对病毒变异的研究和防范力度,加快疫苗和特效药物研发,持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科学精准处置局部疫情,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以群众需求、解决问题为导向

值得注意的是,“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继2019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

金春林指出,近几年罕见病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尤其是2018年被称为我国罕见病元年,当年国家发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纳入121种罕见病,这对于我国罕见病治疗有很大的推动,也有利好罕见病患者,但在用药保障方面仍有一些问题待解决,这也是其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注点之一。

据近日弗若斯特沙利文和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联合发布的《2022中国罕见病行业趋势观察报告》指出,中国罕见病患者约2000万,国家积极推动罕见病药物研发与上市,为罕见病治疗药物的研发与注册审批开设绿色通道,以加快其在国内上市;国家重视罕见病患者的用药保障,扩大医保范围,目前国内已上市罕见病用药中的67%纳入了国家医保目录,减轻了患者负担。

3月4日,在2022“声音·责任”医药卫生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冯丹龙表示,其比较关注罕见病用药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提出了关于推进罕见病用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罕见病相关商保发展的提案。

冯丹龙建议,第一,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障健康体系,探索罕见病用药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在省级以及以下的高值罕见病用药保障体系,可以在局部地区,先行先试,逐步推广。

第二,罕见病高值药物纳入地方的普惠型健康商业保险,发挥到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的作用,助力罕见病的用药和诊治。作为普惠型民生保障的措施的惠民保,定位为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目录之外的重特大疾病的补充支付。应该积极地探索目录外的高值罕见病进入各地方的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

第三,建立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长效机制,包括科学合理的宣传机制,协商谈判机制,协商谈判机制应该由医保局组织引导,保险公司和药企参加,协商谈判的内容应该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罕见病的相关数据,协商进入医保的病种药品和理赔限额等。

针对罕见疾病的支付,金春林也建议,通过“1+N”的方式建立多方共付机制,其中1是指政府基本医保基金,N是指包括大病医保基金、医疗救助基金、商业保险、医疗互助、慈善捐赠、个人家庭承担在内的多种支付方式,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实施综合保障。

除了罕见病外,政府报告中还提到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

以往关于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方面,提出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防治目标,金春林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相较于以往的目标,是因为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人数在增多,同时疾病带来的脑卒中等问题也比较严重,所以国家会重点提出该疾病的防治问题。

据了解,心脑血管疾病指的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发生病变的疾病,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液黏稠或者高血脂症,容易引发大脑,心脏或者全身组织缺血性以及出血性疾病,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相较于往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表述有所变化,直接提到的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规范医疗机构收费和服务,继续帮扶因疫情遇困的医疗机构,补齐妇幼儿科、精神卫生、老年医学等服务短板。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着眼推动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使群众就近得到更好医疗服务。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扩大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提高城乡社区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强中西医结合。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严格食品药品监管,确保安全。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促进社会办医。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快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和医护人员培养,提升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

“虽然提法有所不同,侧重点方向也略有不同,但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也特别强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这也是值得关注的点,未来优质医疗资源或能真正进一步下沉,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金春林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标签: 公立医院 医疗机构 公共卫生

上一篇:21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为何未对大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设定目标 一箭七星!银河航天通信卫星成功发射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