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南财快评:伊核协议对油价影响几何?2022-03-08 17:56:06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李振杰(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随着俄乌战事进入胶着状态,市场对大宗商品供应的担忧也在同步加剧。上周末,在美国及其欧洲盟友正在讨论禁止俄石油出口的相关消息传出后,市场对石油和天然气供给的担忧更是达到了空前水平。在3月7日这个混乱异常的交易日中,布伦特原油开盘暴涨18%,最高达到139.13美元,WTI原油期货也一度突破130美元,两者均创下2008年以来新高。两大原油期货价格不停地刷新历史高点已经不足为奇,地缘政治局势与油价的“闪电战”仿佛一夜之间升级成了尚不知何时结束的“持久战”。

在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中,伊朗产能回归似乎已成为原油市场中唯一的利空因素,但现在随着伊核谈判被推迟,这位“看得见却摸不着”的救火队员还暂时无法进入市场,因此,本周油价或许还将进一步飙升。

尽管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对此回应称美方目前对俄实施的制裁与伊核协议无关,但事实上伊核谈判与俄乌危机绝非毫无关联的两码事。

伊核协议的模糊前景反映在原油市场上,导致关于供应短缺的恐慌情绪进一步升温。当前全球原油需求远比预期更加强劲,欧佩克+的“小碎步”式增产不仅没能有效弥补市场空缺,反而使其与符合市场需求的产能目标愈来愈远。近日利比亚由于政治危机加剧,原油日产量再次跌至100万桶以下,诸如此类的一系列因素导致全球备用原油产能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屋漏偏逢连夜雨,IEA上月月报显示,全球原油商业库存已降至201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在此环境下,伊朗确实承载着改变原油供需格局的重托厚望。但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根似乎已经伸到眼前的“救命稻草”哪怕稍有摇摆,都会加剧油价的波动。

对于当前的原油市场来说,除了重返伊核协议,似乎并没有其他的重磅利空。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哈提卜扎德7日表示,在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相关方谈判中,目前伊朗与西方国家的分歧“屈指可数”。这表明尽管在缺少俄罗斯支持的前提下重启伊核协议可能会非常棘手,但在油价飙升已给国际社会造成显著压力的情况下,谈判各方不排除跨过俄罗斯寻找其他的有效途径。伊朗方面更是声称已经做好“全面准备”,重返国际石油和天然气市场蓄势待发。有迹象显示,伊朗正在将更多的原油转移到油轮上,天量的浮仓储备意味着一旦制裁解除,伊朗原油便可以快速投入市场,为客户送去“及时油”。同时,伊朗石油部长多次声明伊朗有能力在解除制裁后快速将石油产能恢复至2018年美国开启制裁前的水平,1月伊朗原油产量已经达到了250万桶/日,因此还有130万—150万桶/日的增产空间,这为紧绷的原油市场注入了希望。

另外,由于此前各方对伊核协议谈判的前景期望趋于乐观,欧佩克+也在为将伊朗纳入其石油供应协议做积极准备。伊核协议若能最终达成,必将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国际油价。对美国来说,伊朗原油回归也能缓解通胀高企、能源短缺的压力,这一点也加大了伊核谈判短期内达成协议的可能性。

尽管伊核协议是原油市场的一大变量,但它绝对不是孤立于其他因素存在的。对于伊核谈判本身而言,各方的博弈仍在继续,真正达成最终协议之前一切皆有可能发生。对于伊核协议是否能对油价起到抑制作用,俄乌局势的变化是前提条件。首先,伊朗的出口能力只有俄罗斯的二分之一;其次,制裁之前伊朗原油的主要客户是中国、印度、韩国、日本、土耳其等亚洲国家,若协议最终达成,第一批伊朗原油大概率还是流向亚洲。倘若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果真拓展到能源出口领域,伊朗产能即便全力回归,对国际油市来说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彼时饱受能源短缺之苦的欧洲人民也将不得不面对更加深重的危机。正如高盛大宗商品研究主管杰夫·柯里所说:“你不能在禁运世界第二大商品供应商的同时,还期待着负面影响不会显现。”

不可忽略的是,越来越多的交易商在制裁大棒的威胁下正在纷纷避开俄罗斯原油,叠加供给紧张和伊核协议仍被疑云笼罩的局面,摩根大通认为极端情况下国际油价有望飙涨至185美元,并可能导致全球经济衰退。

在传统能源仍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石油及天然气产销之间的地域性差别决定了市场会在地缘政治事件面前深陷被动。当前居高不下的油价或将促使世界各国进一步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研发的投资与合作,依靠科技进步弥补清洁能源短板,并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效率。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油价“戏剧性”波动带来的“几家欢喜几家愁”也都将成为转型阵痛期的一部分。人们期待伊核协议为原油市场带来曙光的同时,也应当理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标签: 大宗商品

上一篇:一图读懂丨妖“镍”出世,A股有何影响? 北向资金出逃86.99亿元!一边继续大幅减持宁德时代,一边连续加仓这只有色金属股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