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胡天姣 边万莉北京报道
2月中国金融数据有了新情况。
3月11日,央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44.15万亿元,同比增长9.2%;狭义货币(M1)余额6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7%;流通中货币(M0)余额9.72万亿元,同比增长5.8%。当月净回笼现金8961亿元。
同期,人民币贷款增加1.23万亿元,同比少增1258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减少336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911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459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11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052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052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790亿元。
“从2月新增信贷结构看,居民、企业信贷需求疲弱,居民和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如是说。
他解释道,一方面,国内经济面临复杂的内外环境,国内部分中小企业和行业经营仍面临一定困难,仍面临经营压力;也会影响消费者与企业预期与支出;另一方面,国内房地产需求恢复仍有一个过程。此外,1月份信贷供需两端放量,创出历史新高,2月出现季节性回落,也对此有一定影响。
周茂华表示,尽管2月金融数据整体不理想,但无需过度担忧,一是国内货币政策空间仍较大,稳健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二是2月M2、社融增速与名义GDP同比基本匹配,整体仍处于合理区间。
存款方面,2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5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292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389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6002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39万亿元。在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看来,“存款分项中,居民存款、非银存款同比少增,企业同比多增,财政存款同比多增1.4万亿元、或指向财政支出尚待发力。”
社融方面,根据央行的初步统计,2022年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315亿元;2022年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96.62万亿元,同比增长11.2%;企业债券余额为30.7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政府债券余额为53.94万亿元,同比增长16.3%。
周茂华分析认为,由于社融、新增信贷数据不及预期,市场对央行进一步降准、降息预期有所升温。结合从目前国内需求复苏偏弱,经济面临的压力仍较大,央行适度动用利率与存款准备金利率可能性上升。稳健货币政策边际宽松,更倚重结构性政策工具,精准支持。
赵伟称,“伴随稳增长效果逐步显现,(中国)经济或在2季度前后环比改善显著、3季度或同比改善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