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药明生物去年收益破百亿:拿下9个新冠疫苗项目、欧洲市场同比增长超400%2022-03-23 19:12:26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上海报道3月22日,药明生物发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药明生物实现收益同比增长83.3%至人民币102.9亿元;毛利同比增长90.6%至人民币48.2亿元。毛利率增长180个基点至46.9%,业绩持续增长再创新高。

在财报分析中,药明生物认为,驱动收益强劲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五方面:一是,生产业务收益取得显著增长;二是,新增非新冠综合项目带动收益及市场份额提升;三是,执行现有及新增新冠项目带来的订单;四是,贯彻“跟随并赢得分子”战略,新增更多临床后期项目,提升近期收益;五是,产能利用率和运营效率提升。

作为生物药CDMO龙头企业,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陈智胜博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等采访时表示,2021年是药明生物第一次生产收入超过研发收入,三期临床和商业化生产收入获益比例较大,占据所有收入的近一半。而根据行业的总体数据情况,由于生物药CMO生产难度较大,大部分企业成功率约为70%,剩下30%的客户会对进行对接的CMO企业的相关服务表示不满意,会找其他企业进行加工。

“药明生物CMO成功率是99%以上,我们有许多收入是来自于很多临床三期项目是通过赢得分子战略获得,也就是刚刚所说的30%的业务客户会找到药明生物进行后续执行。赢得分子可以让公司的业务跑得更快。”陈智胜博士介绍, 2021年“赢得分子”战略持续发力,全年赢得18个综合项目。

新冠项目推动业绩高速增长

根据财报,2021年,药明生物在CRDMO商业模式和“跟随并赢得分子”战略带动下,加速业务增长。综合项目总数升至480个,其中新增156个综合项目。临床后期项目数增加到32个,商业化生产项目数从2个增加到9个,标志着集团开启商业化生产元年。除项目数量增加外,2021年临床后期及商业化生产的收益也增加至人民币49.305亿元,占总收益的47.9%,占比相较2018年的19.0%显著增长,体现了生物药CRDMO服务的粘性以及“跟随并赢得分子”战略的价值。

“赢得分子”战略为药明生物贡献了近一半的临床Ⅲ期项目。财报显示,药明生物赢得外部项目18个,其中临床后期项目6个。从某大型医药公司转入1个商业化生产项目,显著提升了近期收益。与此同时,未完成订单由于基数巨大增长较为困难,但仍然从2020年12月31日的113.24亿美元增长20.1%至2021年12月31日的135.9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在2021年,药明生物新冠业务的收获也成为一大亮点。根据财报数据,药明生物支持合作伙伴提交了近30项新冠项目相关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并生产了超过1500公斤抗新冠中和抗体。此外,截至2021年,药明海德与全球合作伙伴签署了9份疫苗合同,其中包括病毒载体、重组蛋白及mRNA三种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服务,旗下子公司药明海德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交付了数亿剂新冠疫苗。

“我们在平台建立之后,可以跟全球任何一家疫苗企业建立相关合作。我们9份疫苗合作合同中,有两款为mRNA疫苗,其他合同囊括了病毒载体、重组蛋白疫苗。在产能方面,我们在去年7月份已经搭建完成,可以完成上亿份mRNA疫苗的产能服务。”陈智胜博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等表示,除了疫苗,药明生物也与包括GSK/Vir、腾盛博药等在内的三家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而在产能方面,药明生物能够为腾盛博药提供足够的产能供给服务。

除了聚焦新冠项目,非新冠项目也给药明生物带来了不小的收益。根据财报,2021年药明生物非新冠项目数量增长至447个,收益增长和预期强劲。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2021年,药明生物与药明康德子公司合全药业成立合资公司药明合联(WuXi XDC)。联合双方能力和规模优势,药明合联提供CRDMO服务,聚焦发现、开发和生产生物偶联药。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药明合联已和全球客户签订60个综合项目,项目数量同比增长50%,将成为药明生物下一个业务增长引擎。

根据财报,截至2021年12月31日,药明生物产能约15.4万升,预计2022年底将达到26.2万升,2024年后将进一步提升至43万升。

“未核实清单”对业绩影响不大

根据观研报告,全球CDMO市场包括药品开发、临床前、临床研究三部分。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CDMO市场规模为424亿美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56亿美元,2020-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5.1%。在中国市场,发展势头也照样强劲。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医药产业CDMO市场规模为317亿元。未来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市场将达到937亿元,2020-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4.2%。

而药明生物一直将自己定位为国际化的公司,因而,在布局中国市场的同时,海外市场也成为其重要阵地。尽管在疫情全球化的形势下,药明生物的海外市场收益依旧可观。

“我们海外市场增速非常快,而在供应链方面我们是受影响最小的,药明生物去年和前年供应采购达200亿,但是在去年不少生物医药企业很难采购到相应的产品,这也是印证了CDMO的优势。”陈智胜博士说,去年海外市场收益未受影响,北美市场同比增长超过110%,欧洲市场同比增长超过400%。

根据财报,截至2021年底,药明生物累计完成美国FDA、欧盟EMA、中国NMPA等多个国际权威药品监管机构的22次检查,为集团拓展合作,加大全球投资夯实了基础。与此同时,在美国政府宣布,将33家中国实体列入商务部的“未经核实名单”(Unverified List)后,药明生物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调整。

“不过,我们在多年前就进行了供应商多元化的战略,不依赖于单一供应商或单一国家和地区的供应商,进口反应器方面我们鼓励海外供应商在中国建厂。”陈智胜博士此次说道,从美国进口反应器硬件(固定资产)和少量超滤膜(耗材)有出口管制,美国商务部需要检查企业购买后实际的用处,这个问题早已存在。

药明生物在财报中也明确,在获知有两家子公司被列入“未核实清单”(UVL)后,药明生物第一时间成立了应急小组,致力于清单移除相关工作,确保满足UVL引发的合规要求,并积极与客户和供应商进行沟通。与此同时,聘请了一家美国顶级律师事务所就UVL事件提供咨询服务,并联合内部律师团队处理相关事宜。该律所的法律顾问确认,仅两个被列入清单的实体公司在进口美国物项时需要满足额外的文件和备案要求。在法律顾问的协助下,这两家实体公司已经启动相关流程,确保自身、美国供应商和客户满足UVL触发的合规要求。

药明生物表示,有信心在最终用户/用途核实(end-user-verification)现场完成后,将会成功从清单中移除。集团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遵守全球最高合规(包括进出口合规)标准。目前集团已取得积极进展,预计供应链及业务运营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而在2月8日事件发生后的一个月内,药明生物新签订了11个综合项目服务,与去年同期增长速度相当,仅在2月8日当周就签订了3个项目服务。11个综合项目的客户包括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的三家大型制药企业及多家生物技术公司。药明生物预计,未来数周内还将与两家大型药企签署两笔总价值超过1亿美元的生产订单。

标签: 同比增长 数据显示 项目数量

上一篇:连续两季净利负增长 腾讯2021年净利润增幅创近十年新低 北向资金连续3个交易日出逃,甩卖茅台超12亿元,扫货药明康德4.64亿元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