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碧华 实习生赵婧轩 广州报道
3月28日,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00322.HK)发布2021年全年业绩。年报显示,去年康师傅实现收入740.82亿元,同比增长9.56%;毛利润为225.1亿元,毛利率同比下降2.78个百分点至30.39%;分销成本占收益的比率同比上升0.27个百分点至21.20%。受毛利率同比下降及分销成本同比上升影响,净利润同比下滑6.39%至38.02亿元。
方便面业务、饮料业务为康师傅的主要营收来源,饮料业务收益占集团总收益六成,成为带动康师傅整体业务增长的重要动力。年报显示,康师傅2021年全年饮品事业整体收益为448.02亿元,同比增长20.18%。尼尔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饮料行业销量同比上升8.8%,销售额同比上升10.1%,康师傅即饮茶(含奶茶)销量市占43.4%,居市场首位。
另一方面,康师傅方便面事业收益为284.48亿元,同比下降3.60%,占集团总收益38.40%。年报指出,期内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及组合变化,方便面毛利率同比下降4.94个百分点至24.36%;收益同比衰退以及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令方便面事业2021年全年的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下降26.67%至20.04亿元。
2020年,受疫情暴发影响,康师傅净利润同比增长23.01%至45.74亿元,随着疫情消退与原材料价格上涨,康师傅业绩回归平稳。国泰君安研报指出,截至2022年2月14日,棕榈油、聚酯切片、白糖及面粉同比分别累计增长44.6%、31.3%、7.5%和3.7%,预计原材料价格变动对康师傅的不利影响将至少持续至2022年下半年。
然而,这并非康师傅独自面临的困境。根据尼尔森数据显示,2021年方便面行业整体销量同比下降4.0%,销额同比下降2.7%。另一方便面巨头统一企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00220.HK)也面临“增收不增利”境况。其最新发布的2021年财报显示,去年统一收入较2020年同期增长10.8%,达到252.3亿元,创历史新高;但因大宗原物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净利润为15.007亿元,同比下降7.7%。
记者注意到,为应对原材料及包材成本上涨压力,去年7月康师傅已对约占方便面销售额20%的大食桶、中价袋面进行提价。今年一季度,统一上调了部分方便面零售价,桶面零售价从4元/桶上涨12.5%至4.5元/桶,袋面零售价从2.5元/袋上涨12%至2.8元/袋。2月,康师傅上调部分方便面零售价,涨幅与统一相近,经典桶面涨价12.5%至4.5元/桶,经典袋面涨价12%至2.8元/袋,提价产品(按销售收入计)占比60%以上。
外卖、自热食品、预制菜等同样正在抢食方便面的市场空间,分流消费者。以自热食品为例,据媒体报道,2020年国内自热食品的市场规模在71亿元左右,5年的复合增速达到97.3%。
因此,除提价外,康师傅、统一也在努力拓展旗下方便食品品类与适用场景,康师傅在年报中透露,超高端产品速达汤馆煮面系列目前已全面布局办公、家庭以及户外多个消费场景;统一则推出“极味馆”煮面,弥补公司在居家场景消费产品短板。“2022年,方便面事业将继续用多价格带、多规格、多元化口味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康师傅在年报中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