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全球央行观察丨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 哪些国家受美联储加息影响最大?2022-03-30 16:10:28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 北京报道当地时间3月29日,受俄乌会谈取得进展的消息影响,国际油价、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主要农产品集体下挫。其中,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震荡收跌,下跌1.62%,报104.24美元/桶。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5月合约收跌4.04%,报10.1425美元/蒲式耳;大豆5月合约收跌1.28%,报16.43美元/蒲式耳;玉米5月合约收跌2.97%,报7.2625美元/蒲式耳。

此前,地缘局势潜在风险引发市场对供应的担忧,不断推高全球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今年迄今,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轻质原油期价累涨42.06%;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小麦、大豆和玉米期价分别累涨31.5%、22.42%、23%。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抬升全球通胀及通胀预期。在高通胀压力等因素作用下,美联储已启动加息周期,首次加息25个基点。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历次美联储加息周期来看,为预防和缓冲美元走强造成的资本外流、货币贬值、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等问题,新兴经济体通常会提前或者同步加息,并且往往加息力度更大。

去年3月,巴西央行打响新兴经济体加息“第一枪”。自那时至今,墨西哥、秘鲁、智利、阿根廷等拉美国家陆续进入加息通道,在收紧货币政策方面跑在全球前列。

王有鑫指出,拉美国家历史上经历过恶性通胀之苦,通胀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关乎民意的政治问题和民生问题,因此,这些国家对通胀更为“敏感”,在通胀水平持续高于官方目标区间以及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背景下,虽然经济复苏前景仍面临挑战,但更倾向于快速和激进地“被迫”提高借贷成本。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不同新兴经济体在加息节奏上有所差异,主要源于通胀上升速度的不同,而通胀水平又直接与应对新冠疫情、全球供应链断链冲击的经济韧性相关。

当前,俄乌局势仍具有不确定性。邵宇指出,如果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或保持高位,那么,资源型新兴经济体可运用的财政资源相对充足,对美元撤出的抗风险能力可能强于制造型新兴经济体。此外,美元债务敞口比较大的新兴经济体更容易受到美联储加息的冲击。

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

近一周以来,多个新兴经济体央行又有新动态。当地时间3月24日,墨西哥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6.5%,致力于促使通胀率回落至趋近3%的目标水平。同日,南非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4.25%,为连续第三次加息25个基点。3月22日,阿根廷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200个基点至44.5%。

3月18日,俄罗斯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保持在20%的水平。俄央行称,后续货币政策将根据通胀及通胀预期、经济发展、国内外形势带来的潜在风险、金融市场等情况进行相应调整。此前,由于地缘局势带来的潜在风险,俄罗斯央行于2月28日大幅加息1050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从9.5%上调至20%,旨在维持金融稳定、防止物价失控。自2021年3月23日至今,俄罗斯已连续加息9次、共加息1525个基点。

在亚洲地区,印度央行仍然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把回购利率、逆回购利率分别维持在4%、3.35%。土耳其央行自今年1月以来一直将基准利率维持在14%,此前自2021年9月至12月连续4次逆向降息共500个基点。

“不同新兴经济体是否加息以及加息的节奏受到经济增长态势、通胀走势、政府对货币政策的立场等多重因素影响。”王有鑫称。

整体来看,新兴经济体中,为了抑制高企的通胀,拉美国家加息速度较快。其中,巴西自2021年3月至今连续9次加息,共加息875个基点;墨西哥自2021年6月至今连续7次加息,共加息250个基点;秘鲁自2021年8月至今连续8次加息,共加息375个基点;阿根廷自2022年1月至今连续3次加息,共加息625个基点。

官方数据显示,巴西、墨西哥、秘鲁、阿根廷的通胀水平持续高企,今年2月年化通胀率分别为10.54%、7.28%、6.15%、52.3%,均高于其官方目标水平上限。“在全球经济体中,拉美国家承受更高的通胀压力。”王有鑫表示。

他对记者分析,从经济结构来看,拉美国家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生活必需品等主要依赖进口,全球供给瓶颈和物流受阻导致这些国家面临更大的通胀抬升压力。从全球贸易分工来衡量,欧美国家主要是消费国,亚太地区主要是工业生产国,拉美和中东国家多为大宗商品原材料出口国,基于此,欧美需求回升和全球商品价格上涨对拉美国家国内通胀具有更高的传导效应。

“相较之下,亚太工业生产国和贸易顺差国由于工业基础相对较好,产品供应相对充裕,通胀压力较小、经济复苏较好,一季度除日本外的亚洲经济体CPI增速约在2.2%左右,控通胀的压力较小,因此货币政策空间较大。”王有鑫指出。

粤开证券宏观分析师方堃认为,未来,输入性通胀压力大、对外部门经济增长快、汇率贬值大以及外债偿还规模高的国家预计将更激进地收紧货币政策。

方堃进一步解释,高油价会推高智利等石油消费国的进口成本,抬升这些国家的输入性通胀压力,进一步推高国内物价水平,从而强化收紧货币的必要性;对于墨西哥、哥伦比亚等石油出口国,其对外部门经济增长快,出口提振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对快速加息提供支撑;地缘冲突下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等东欧国家今年本币汇率出现大幅贬值,为减缓资本外流、增加国内资产的吸引力,未来预计会继续加息;对于阿根廷等短期外债到期压力大的国家,由于外汇储备不足以偿付短期外债,也将被迫持续采取紧缩政策。

美联储加息溢出效应几何

本月早些时候,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并预计在接下来的会议继续上调,且资产负债表缩减最早将在5月开始。

那么,美联储加息对新兴经济体有何冲击?方堃告诉记者,今年美联储加息会通过多渠道对新兴经济体造成冲击,可能引发汇率贬值、 贸易收缩、外债违约、资产价格大跌、经济增长转弱五大风险。

“考虑到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等因素,随着美联储持续加息,全球资金流入新兴经济体将继续放缓,不过,不同新兴经济体受美联储加息外溢效应的冲击程度不一。”方堃称,经济脆弱的新兴经济体将面临资本流出压力,流动性收紧叠加高通胀将导致新兴市场债券受资本流动的冲击更大,国内经济稳定、国际收支稳定的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压力相对较小。

具体来看,对外融资需求高、贸易财政“双赤字”的新兴经济体,如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未来将面临更大的国际收支与汇率贬值压力。

方堃解释,土耳其是典型的石油净进口和消费国,美联储加息后,全球需求放缓导致贸易收缩,叠加高油价会加大净进口国的贸易赤字,土耳其资本流出压力大。而阿根廷面临的主要问题仍是外债,虽然大豆等农产品出口价格上涨推动贸易增长,但外汇储备仍在耗尽,阿根廷仍将处于低增长和不确定的环境中,受到美联储加息导致资本外流的冲击会更大。

王有鑫指出,拉美国家与美国经济关联度较高,对美国资本依赖度较大,且资本开放度较高,未来,这些国家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资本外流、汇率贬值的压力。

根据国际金融协会数据,目前美元债务占GDP比重最高的新兴经济体主要为阿根廷、土耳其、智利、哥伦比亚等国家,多以拉美国家为主。

从上一轮货币紧缩周期来看,美联储启动加息周期带来的潜在风险集中在加息的第一年。王有鑫表示,由于市场情绪以及货币政策环境变化导致全球避险情绪发生逆转,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面临资本回流压力。随着市场主体适应变化、有了更加稳定的预期,跨境资本流动会逐渐稳定,对新兴经济体的冲击会逐渐减弱。

不过,王有鑫补充,相较以往,当前全球流动性规模更大,跨境融资币种更加集中于美元,私人财富和跨境证券投资不断增配高波动的股市资产,加之新冠疫情以及地缘局势的持续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全球金融市场的高波动性与高联动性会更加凸显。

标签: 货币政策 基准利率 大宗商品

上一篇:深圳一季度集中启动245个投资项目 机场三跑道扩建工程在列 《粤港财金纵横》:风水轮流转,互联网科技股冲高回落,房地产板块轮动上涨推动港股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