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壶中日月2022-04-02 05:59:45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一部中国文学史,半壁萦绕美酒香。

酒,能使李白人在他乡而流连忘返,吟出“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的名句;苏轼中秋饮酒而引出人间团圆之慨,吟出缠绵悱恻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而《水浒传》中,快活林大酒店的门前就是一副跟“酒”有关的对联:“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自古以来,无论是大型的祭典仪式,平日的宾客宴请,还是重要节日的亲友欢聚,百姓的餐桌上都离不开酒。而这杯中之物也早已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继举办玉文化、中国茶文化、香文化系列展览之后,广东省博物馆近期推出了“酒歌——中国酒文化展”。本次酒文化展以“酒”为核心,将自然风物与馆藏文物融合,展出自然标本及青铜器、陶瓷、书画等馆藏藏品共254件/套(其中文物185件/套),从历史缘起、酿造技术、文化风俗、外销交流四个方面多角度地解读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

本次酒文化展以“酒”为核心,多角度解读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梁信 摄

酒从何来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酿酒历史悠久。时至今日,关于酒的起源和传说,依然众说纷纭。而本次展览的第一部分“绿蚁新醅酒”,就追溯了中国历史上关于酒的起源和故事。

据古人记载,在远古时候,山洞里的猿猴采摘野果而食,又随手把吃剩下的果实丢弃在岩石洞的石洼中。随着果肉的腐化和糖分的自然发酵,天然的果子酒形成了。后来有樵夫在山洞里发现了这些果子酒,饮用后发现其异常香美,遂将其命名为“猿酒”。

最早发明酒的人是谁呢?据《酒经》记载:“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大意是古人仪狄创造了黄酒,杜康创造了高粱酒。大约在夏朝时期,有一个叫杜康的人,偶然地将剩饭放在干枯的桑树洞里。没想到几天后随着剩饭的自然发酵,逐渐散发出了香气,还流出了一些液体。杜康大感好奇,取而饮之,发觉它的味道醇香甘美,由此才发明了酒。后来,黄酒成为了中国古代酒桌文化的主角,长期以来与文人墨客相伴,为他们提供文学创作灵感。而现代意义上的白酒,则是在蒸馏技术出现后才诞生,因此流行得更晚。

事实上,无论民间关于酒起源的传说有多少版本,酒从本质上看都是劳动人民在长久的实践中,沿袭祖先流传下来的方法制造出来的,在此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积累、改进和总结经验。中国不单制酒工艺源远流长,酿酒技术也是独树一帜。而且随着古代丝绸之路打开了文化交流的大门,我国酿酒的原料日益丰富、制曲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逐渐成为了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

来到第二部分“把酒话桑麻”,展览以自然科学的视角切入,配合馆藏植物标本与互动装置,向观众展示酒的不同原料、种类与酿造技术。

据广东省博物院方面介绍,中国的酒主要以酿造工艺制成,原料以谷物、果实等为主。商周时期,中国酿酒独创了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米酒。汉代采用喂饭法,大大提高酒曲的质量。东汉末年发明补料发酵法,成为我国米酒酿造最主要的加料方法。汉代开始采用的浸曲酵母法,到宋代发展成为曲与饭同时落缸,再分批投饭。唐宋的米酒酿造技术得到了升华,形成了传统的酿造理论,酿造工艺流程、设备、煮酒灭菌、勾兑技术等基本定型。经过漫长的岁月和不断的实践,米酒酿造工艺日趋完善。

有趣的是,由于岭南物产丰富,盛产花果,因此记者在展览现场还发现不少具有岭南特色的水果,如甘蔗、龙眼、荔枝、杨梅等,也被作为酿酒原料,发展出了别具一格的岭南酒品。而有些意想不到的食材,却也可能是酿酒工序中必不可缺的一环。例如:广东米酒在糖化发酵蒸馏后,需放入存有老陈肥猪肉的陶瓷缸中浸泡,随后再抽出酒液,陈酿、勾兑、过滤后成酒。

妙趣礼俗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饮酒的文化伴随着酒的发展绵延至今,产生了不少妙趣横生的酒礼与酒俗。展览的第三部分“能饮一杯无”通过展示青铜礼器、古籍书画等与“酒”相关的古代文物,引领观众回顾了从曲水流觞至屠苏饮酒的民间“酒文化”活动。

在古代,人们遵循“作酒惟祀,礼以酒成”的原则,酒食常用于祭祀之中,以显示对神明、祖先的尊重和感恩。据广东省博物馆方面介绍,在这次“礼以酒成”的章节中,共展出19件青铜酒器,是自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开馆以来临时展览展出馆藏青铜器最多的一次。其中,战国的异兽形铜盉和蟠首青铜盉等,都是首度在公众面前亮相。

西周初年,每逢夏历的三月,人们环坐于曲水边,将盛着美酒的酒杯置于流水之上,任其随流水飘荡。当酒杯触岸而停,坐其岸边的人便要取杯饮酒,彼此相乐。由此,曲水流觞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后来,还逐渐发展成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雅事。东晋时期王羲之与其他文人在兰亭清溪旁曾即兴赋诗饮酒,王羲之更是乘兴挥毫作序,写下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这次的展览中,展出了清代吕学所画的一幅《兰亭修禊图》,场面开阔,山水青绿,笔触工整细腻。

除了曲水流觞这种大型户外活动之外,人们还为室内的饮酒活动发明了酒筹、酒牌等与酒相关的游戏工具,为酒席助兴。投壶是汉代流行的一种饮酒游戏,人们一般在相同的距离向同一个壶中投掷手中的矢,输者就要饮酒。这个游戏历史悠久,先秦时就已经被《礼记》记载下来,成为贵族招待客人的礼仪游戏。在展览现场,记者看到广东省博物馆展出了一樽“山水贯耳瓶”,瓶颈颀长,腹部扁圆,颈部两侧对称贴竖直的管状贯耳,造型十分奇特。除了以上需要配合道具的游戏之外,行酒令也有仅以口头吟诗作对、唱曲猜谜、飞花令等方式进行的游戏,让简简单单的饮酒与文学艺术、聪明才智结合起来,寓学于乐。

传承创新

选材的丰富、文化的沉淀,丰富了中国传统酒具的形态,再结合不同的饮酒习俗,各式各样的酒具应运而生。展览的最后一个单元“霞影入瑶觞”,甄选了大量形态风格精绝于时代的中国传统酒具与外销酒具,展现了各式酒具中承载的匠心传承与中西文化的交融。

在传统酒具章节,展出了多件设计精巧的酒具艺术珍品。例如,形似一朵荷花的清光绪“粉彩莲花式秋操纪念杯”,杯子底部莲心处有小孔,莲茎的部分做成吸管一样的造型,两处可互相连通。还有一件清代德化窑白釉公道杯,杯内有一个迷你的人物雕像,内有一孔与外相通。斟酒时,如果酒量合适,滴酒不漏;反之,酒会通过虹吸作用全部吸入底部,流出酒杯,因此有“公道”之名。其余还有鹦鹉螺杯、犀角杯和宋代的盛酒之器玉壶春等造型美观的酒具。

18世纪后期至1840年以前,广州成为外销酒具的主要产地之一,生产出一批具有西方风格、款式、纹饰的酒具,如潘趣碗、葡萄酒瓶等。在所有展品中,清代的银镂空菊花纹套绿玻璃葡萄酒瓶显得尤为亮眼。瓶颈和瓶腹分别饰以银质菊花纹镂空装饰,瓶口为银质瓶塞,瓶体为绿色玻璃,可以减少紫外线对酒质的影响;透绿的玻璃酒瓶外用银色包裹,既能起到了很好的防滑保护作用,又能将东方元素和西方审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兼具实用与观赏价值。

行至此章,“酒歌”展览就全部结束了。而酒作为现代生活中、餐桌上、文化里的一部分,会伴随我们继续走过许多个春秋。未来更多的酒文化故事,正等待我们去发现、探索、续写新的篇章……

标签: 广东省博物馆 曲水流觞 源远流长

上一篇:负债一亿女主角的多面故事:卖房创业、利益纠葛和融资争议 600亿顶流基金经理周应波离职,继任者周蔚文等能否延续辉煌?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