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专访蒂森克虏伯全球CEO玛蒂娜·默茨:钢铁脱碳是快速实现碳中和的杠杆2022-04-09 05:52:40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近日,在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位于北京的中国总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视频方式,专访了德国企业蒂森克虏伯的全球CEO——玛蒂娜·默茨(Martina Merz)。

视频的另一端,默茨女士身披民族风披肩,一头利落的短发,虽然刚刚结束连续半天的数个视频会议,依然精神抖擞。她拥有工程师背景,在工业领域从业多年,曾在多个大型企业担任管理职务,2019年10月出任蒂森克虏伯首席执行官。

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是一家既古老又年轻的大型跨国工业和技术集团,于1999年由蒂森股份公司和克虏伯股份公司合并成立,蒂森创建于1871年,克虏伯则成立于1811年。蒂森克虏伯见证并参与了德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在过去几年间,蒂森克虏伯正在经历转型:电梯业务曾是该公司著名的业务板块之一。2020年3月,蒂森克虏伯以172亿欧元的价格将电梯业务转手出售。此外,蒂森克虏伯的运营模式从强调集中管理,转型为多业务板块自主独立运营。

目前,除了起家的钢铁业务以外,蒂森克虏伯的业务还覆盖材料服务、汽车技术、工业零部件、船舶系统以及多战略发展等六大板块。2021年财年,蒂森克虏伯销售收入达340亿欧元,在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位居第298位。

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默茨女士阐述了自己对钢铁等高碳排行业绿色转型的理解,对公司正在推动的氢能产业的发展也寄予厚望。同时她认为,无论是绿色转型、氢能产业、全球气候变化等议题,都需要更多跨国界、跨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2045年前实现钢铁碳中和

近年来,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已经出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致力于推动低碳减排以及关注气候变化。

在整个工业体系内,钢铁行业是除了能源以外碳排放最大的行业。中国是全球粗钢产量最高的国家,占全球总量的五成以上,钢铁行业产生的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14%左右。要想实现全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钢铁行业要首先行动起来。

默茨认为,钢铁行业的快速脱碳,将是实现碳中和的一个巨大杠杆,也有助于实现德国和全球的气候目标。

在德国,钢铁行业占整个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30%左右,占整个德国总排放量的6%。作为德国最大的钢铁企业,蒂森克虏伯一家企业的钢铁业务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占到德国总量的2.5%左右。

根据该公司的减排目标,到2030年,蒂森克虏伯钢铁业务生产的排放量将减少30%,最迟预计到2045年实现碳中和。

目前,蒂森克虏伯采用了两种方法推动钢铁生产脱碳。一方面是使用氢替代煤炭来进行炼钢,直接避免碳的产生;另一方面是通过对碳排放的捕捉和利用,将大量含有二氧化碳的冶金尾气,加工成更有价值的化学产品原材料。

氢资源的利用,是钢铁工业脱碳过程中的关键:使用1吨绿氢,可以减少26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默茨表示,这两种技术路径都已经开发出来,但能否成功还取决于是否可以获得足够量的绿氢,另外相关政策法规和金融框架的完善,打造绿色低碳导向的市场环境,提供相关金融的支持也很重要。

蒂森克虏伯要实现这些目标,除了技术路线的革新以外,还需要大约70亿至80亿欧元的投资,用于新工厂建设和现有装置的升级改造,并且在过渡期还将有较高的运营成本。

在默茨看来,从中长期来看,这些运营成本都将会逐渐递减,最终由市场来分摊。而用碳中和方式生产的钢铁,价格要高于普通钢铁,但零排放钢铁的附加值将抵消价格劣势。她同时期望,在企业的共同推动下,政策制定者能够提供适当的政策框架和金融手段,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打造商业上切实可行的成功案例。

氢能发展进行时

氢能的热潮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已久,尽管还有诸多技术、经济方面的限制,但其产业前景已经被普遍看好。

3月23日,中国氢能中长期发展规划“顶层设计”正式出台,将氢能明确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也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按照规划,中国的氢能产业除了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以外,还要推动在储能、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在默茨看来,全球范围内的氢能产业已经不再是“是否”或“何时”发展的问题,已经是发展进行时的状态。目前,蒂森克虏伯已经成为全球少数的能够提供吉瓦级别氢能生产技术的供应商之一。

2022年1月13日,作为公司绿氢技术的主要运营板块,蒂森克虏伯伍德氯工程技术公司正式更名为蒂森克虏伯nucera公司。在此之前,nucera公司已经获得数个订单,包括与沙特签署合同,为该国未来新城NEOM建设2吉瓦的水电解制氢装置;与壳牌合作,为后者在荷兰鹿特丹的大型项目“荷兰氢能一号”提供水电解制氢装置。

在生产绿氢的同时,蒂森克虏伯也使用绿氢推动钢铁业务转型。默茨女士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算了一笔账,为了完全转向碳中和的钢铁生产,蒂森克虏伯钢铁业务每年将消耗72万吨氢气,而生产上述氢所需要的电力,相当于目前25%德国家庭的总用电量,大约36太瓦时(相当于360亿千瓦时),在现在看来,这个数字是难以想象的。

德国是氢进口国。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扩张,以及和氢能之间的耦合应用程度,将是决定工业脱碳最终速度的关键因素。默茨认为,不仅在德国,更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来推动上下游价值链的协同,实现跨行业乃至跨国平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密切合作。

除了氢代煤冶金以外,默茨认为,氢能在炼化产业和合成氨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而要实现规模化生产绿氢,可再生能源的快速扩张将会是最重要的基础。同时,大规模扩建相应的基础设施,将大量氢气输送到需要的地方也很必要。

标签: 蒂森克虏伯 二氧化碳 业务板块

上一篇:社论丨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123家企业存在重大违法退市风险 A股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形成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