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聚焦博鳌2022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构建零碳金融系统充满挑战与机遇2022-04-21 17:04:08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李依农 上海报道4月2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实现碳中和:政府在行动”分论坛上,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就构建零碳金融体系发表了看法。

图为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 来源:博鳌亚洲论坛

朱民指出,“零碳金融”是在提出碳中和后,在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经过讨论以后,确立的一个新概念。在提出碳中和之前,有绿色金融、气候金融和环保金融等。

实现零碳金融需要做哪些事?朱民表示,第一件事,是海量的投资、融资。他指出,这些投资都是长期的、高风险的,而且是巨量的。据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未来30年中国需要487万亿元的绿色低碳投资。而根据朱民带领的清华团队计算,预计到2050年,绿色低碳投资将达到186万亿元,其中,能源为130万亿元。

第二件事则更具挑战。朱民指出,随着高碳价格的下降,低碳价格的上升,我国现存的235万亿金融存量都会发生变化;整个国家的资产负债表、企业及个人的资产负债表都会有所改变。银行需要帮助金融转型,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朱民还指出,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成立了一个银行业零碳联盟,国际上有26家银行加入。他表示,构建一个净零排放的金融系统,是根本性的结构变化。“我称为金融业的范式变更,所以金融业面临很大的挑战,也有很大的机遇。”

谈及绿色金融行业人才短缺问题,朱民表示,“人才的缺口是巨大的,这是两件完全不一样的事情”。朱民解释道,“我们现有的人才都是基于工业革命以来的规则,就是物理的资料,投入物理的生产,消费物理的概念来培育的。所以我称为旧的范式,这个范式在碳中和前面要改变,我们不再是消费物质产品,我们要把自然的环境放进去,这也是我们扶植的一部分。”

教育机构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朱民指出,可以把整个社会看作四种资本,即物资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整个生产方式变了,思维方式变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需要培养一代完全崭新的思维方式、面向未来的、面向碳中和的,而且是全球的一个突出物质生产和物质思维方式的人才。这是一个艰巨任务,也是特别有趣的挑战。

朱民强调,大学在这方面要承担很重要的职责。不仅是碳中和的技术,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思维方式的转变是从人类经历工业革命,从生产方式到生产生活方式的变更,所以教育要培养一代新人。

标签: 思维方式 清华大学 气候变化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