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全球热消息:走进佛山大园区②|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陶锋:政府要当好“总链长”,做好统筹和服务“内功”2022-07-28 16:01:10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编者按:

佛山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全面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按照“中部强核、东西两带、南北两圈”总体产业布局,高水平打造“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高质量建设“十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

这是佛山首次大规模地推进园区建设,也是佛山站上万亿GDP新台阶、村改进入下半场后,谋划的全新篇章。佛山此时创新性地提出“十大园区”、“十大集聚区”有何底气?“园区经济”将给佛山带来哪些改变?如此模式有何参考价值?


【资料图】

为此,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策划推出“走进佛山大园区”系列报道,聚焦园区经济对佛山的价值、“大园区”建设路径等话题,深度呈现佛山面对全球经济形势以及湾区城市竞合格局下的发展逻辑。

在系列报道的第一篇,我们剖析了佛山发力园区经济的时代背景。系列报道的第二篇,我们专访了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陶锋,重点探讨在选择“园区经济”路径后,佛山该如何走好、走稳第一步。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吴蓉 佛山报道

回顾佛山改革开始至今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园区经济”的影子。

从村级工业园发展起来的“一镇一品”就是产业集聚的典型代表,而产业集聚正是“园区经济”最直接的表现。

但当佛山从高速发展转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之后,村级工业园带来的土地利用率低、生产生活环境差问题凸显出来,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稍显冲突。

如何理解“园区经济”对佛山的价值?在选择“园区经济”路径后,佛山该如何走好、走稳第一步?7月28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下称:南方财经)就此专访了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陶锋。

图为: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陶锋 采访对象供图

在陶锋看来,佛山通过大园区、大集聚区开始“二次创业”的第一步,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村级工业园在市场配置方面的灵活性,同时发挥政府这支“有形的手”的力量,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和招商引资引导等方面的工作,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实现产业的高质量集聚。

构建“一园多赢”生态效应

南方财经:产业集群是园区经济最直接的表现,你觉得产业生态系统搭建起来,会对佛山产业结构产生怎样的效应?

陶锋:产业生态系统可以衍生出非常多的优势。首先,产业生态系统的建设本质上是产业链的分工深化和协同共生,有利于当地构建更加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从目前的国内外形势看,供应链安全稳定非常重要。“园区经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实现内部分工的细化、深化,更好地开发市场内在的增长动力。

分工产生效能,这是经济学最朴素的原理。以佛山家电、家具产业为例,这些产品主要面向C端,需要一个庞大的供应链体系。如果有了专业园区,更多的供应商围绕龙头企业布局,再进行专业分工,不断细化、深化,完全可以更好地开发市场的内在增长动力,培育更多优质中间产品供应商,稳定供应链。

其次,以产业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园区经济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比如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作为制造业强市,佛山的土地稀缺情况尤其明显。因为生产及配套的需要,制造业对土地的需求,尤其是连片土地的需求要更多。如果通过协同,围绕龙头企业去建设配套且具有普适性的园区,为园区同类型企业服务,就可以集约化利用土地。而且,园区的集约式生产也有利于环境的协同治理,助力绿色发展。这也是“双碳”背景下,佛山必须要完成的时代命题。

第三,产业生态系统建设有利于创造一个相对活跃的人才市场,促进知识溢出和群体学习,进而形成浓厚的区域创新氛围。产业发展所需的不同层次人才集中在同一个区域,有利于人才之间的流动、交流和相互学习。创新是产业生态系统进阶升级的关键性支撑,这是当前佛山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强化的一环,而交流与碰撞恰恰最有利于推进集群创新发展。

南方财经:你曾提出,“发展‘园区经济’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把‘内功’练好”。佛山应该练好哪些“内功”?

陶锋:佛山要正确理解和加快发展园区经济,短期有利于佛山破解增长压力,长期可以促进结构调整,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关键抓手。要充分释放这一效应,必须练好几个“内功”。

首先要把园区的载体平台建设好,既包括市政设施的配套建设,例如内外连接的交通路网、供水、供电等公共设施;也包括各种公共服务的供给,例如公共交通、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这些既可以带来固定资产投资,又可以提升园区品质,所以短期内有利于稳增长,长期来看又可以补园区短板。

其次,要推动5G基站、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它不仅可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还能为新产业、新动能的培育创造条件,比如新型数字业态。

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制定好政策。从苏州工业园开始,国内已经有不少城市依靠园区经济这一路径蹚出高质量发展路径的例子,他们的经验值得佛山借鉴和思考,所以佛山政府需要多走出去向其他地方学习,在更高的层面出台有利于推动园区发展的政策,积极探索“一产一园一策”。

我认为,设施搭建好了、服务搞好了、巢建好了,自然有“凤凰”进来。

政府作为“总链长”要做好统筹和服务

南方财经:我们是否可以把村级工业园理解为园区经济的初代产品?向“园区经济”进化背后有哪些逻辑?

陶锋:可以这么理解。回顾佛山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佛山不论是制造业,还是与制造业发展息息相关的服务业,不管是之前的村级工业园,还是现在的大园区、大集聚区,都呈现出往集聚方向走的态势。这是非常正确的,与全国的政策方向和节奏也保持了一致。

客观来说,村级工业园这种依靠市场力量而发展起来的经济模式,优势在于专业性,市场的力量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市场机制相对来说更为完善,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力度更大、更有效。

但是村级工业园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态势,也导致了“职住交错、产城混搭”局面的出现,这种交错和混搭降低了生产协同的效率,也降低了城市生活质量。而且这样的制约会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更加突出。一定程度上,这是市场机制失灵的体现。

更重要的,它也存在着统筹和协同不足的基本缺陷。无论是在空间层面的统筹,还是产业发展层面的统筹协同,都停留在村或镇一级,统筹力度有限。当佛山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走到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时,就需要政府介入去做更多公共服务,发挥更好的协同和统筹作用,进而弥补市场缺陷,缓解市场失灵。

从以上这些方面来说,推动村级工业园的大面积改造是必然的。佛山这些年在村级工业园改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多经验,在全省层面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佛山这次规划建设的大园区、大集聚区来看,它们既有实体化的边界点,也有虚拟化的,其中有些就是在村级工业园的基础上改造升级再纳入到相应的园区里面来。所以说,村级工业园的改造为园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载体空间和条件,是基础工程。

南方财经:推动村级工业园向“大园区、大集聚区”升级方面需注意哪些关键环节?政府应如何在更高层面统筹协同?

陶锋:现在全省都在推动实施重点产业“链长制”,由“链主”和“链长”两个部分组成,其中“链主”是企业,“链长”是政府,本质上就是政府和市场关系。目前佛山在智能家电等领域有类似美的这样优质的链主企业,发挥着行业龙头和创新引擎作用,但整体来看全市的链主企业还不是很强,某些产业甚至还没有链主企业,这就需要政府作为“总链长”做好服务,通过打造一些特色化专业园区,出台相关政策,集中做好培训,在园区内创造更好的区域性营商环境,这样才能培育更多龙头企业。打破目前困扰佛山的“星星多、月亮少”的局面。

佛山的特色制造业发展很突出,尤其是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发展得很好,所以涌现出了美的、格兰仕之类引擎型企业。但必须看到的是,这些龙头企业都不是单靠政府培育出来的,关键还得靠企业在市场上去竞争,政府要做的是服务,发挥统筹作用。

要明确的是:在协调建设的过程中,政府的“服务”不是去帮企业具体执行或解决事项,而是应该更好地完善公共服务的共享、公共设施的建设等;政府引导建设的园区,在招商引资方面需要政府发挥更大的作用,但要避免急功近利,要保持战略定力,围绕主导产业链条推动招商引资和企业培育,进而形成产业关联效应和集群竞争优势。

标签: 南方财经 生态系统 暨南大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