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世界新要闻】专访芜湖市鸠江区副区长李娜: 芜湖机器人产业未来将“剑指”千亿产值,构建“多链协同”发展生态2022-08-15 18:05:54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近代工商业的发祥地和重要的商埠城市,芜湖这片土地上演绎了一段又一段的商业传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改革开放后中国民营经济复苏的第一枝报春花“傻子瓜子”,到国内第一个营收突破100亿元的零食品牌三只松鼠,从自主汽车品牌奇瑞到水泥巨头海螺集团,芜湖诞生过很多具有时代意义的企业,也孕育了汽车和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四大支柱产业。

进入新时期,芜湖产业的创新故事还在继续书写。脱胎于汽车产业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正成为芜湖打造的新城市产业名片。

2013年10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复《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方案》,重点支持以芜湖为龙头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同年11月,芜湖市委市政府决定以鸠江区为核心区规划建设芜湖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重点布局发展机器人整机、核心零部件、外围配套设备及工业自动化装备。同年12月,一个规划面积3.53平方公里的机器人产业园,在芜湖市鸠江经济开发区启动建设。2015年,该园获批安徽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此后,芜湖借助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成为“国家试点”和“省级基地”的双重叠加政策优势,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短短几年芜湖机器人产业就画出了一道加速上升的弧线,产业迅速实现腾飞。

公开信息显示,芜湖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率先在国内实现核心零部件产业化、机器人本体全面接近国际一流水平、机器人系统集成日趋成熟的全产业链发展态势,产业集聚效应凸显。截至目前,全市已集聚机器人企业200家,其中规上企业超100家,2021年实现产值近300亿元,同比增长30.5%。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年一度的机器人行业盛会,2022年度第八届恰佩克奖将于8月25至27日在芜湖举办,今年也是连续在芜湖举办的第4年。在此之际,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芜湖市鸠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娜,了解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背后的战略考量与路径选择,以及下一步主要的规划与举措。

产业蝶变,芜湖的关键之举

《21世纪》:江城芜湖是如何与机器人产业结缘并快速发展兴起的?

李娜:芜湖本身是一座工商业的城市,也是安徽省内第一个开埠的口岸,这座城市具备充足的创新基因,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芜湖引入了海螺集团,打造了奇瑞汽车等本地标志性企业。

细数芜湖四大支柱产业汽车和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可以发现汽车产业的产业链是最长的,它能全面拉伸一个地区的工业基础,真正打造一个城市的工业基因,所以我们一直坚定不移地把汽车产业作为芜湖最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去打造,而芜湖的机器人产业正是脱胎于汽车产业。

汽车产业的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对工业机器人有着极高的需求,而机器人的关键技术、核心产品仍存在诸多“卡脖子”环节,这些客观的外在因素促使我们要推动机器人国产化。“要让中国的工厂用上中国人自己生产的机器人”便是芜湖机器人产业的初心和使命。而汽车产业打造的完善配套基础,以及巨大的市场需求,也为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机器人产业在这片热土上得以快速发展壮大。

《21世纪》:从2013年布局建设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时的5家企业、不足4亿元年产值,到2021年实现200家产业链企业、年产值超300亿元,回首这些年间的产业巨变,芜湖做对了哪些关键之举?

李娜:芜湖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可能离不开三个关键核心原因。一是高标准顶格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各层级的领导对机器人产业基地建设高度重视,从政策和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充分支持,他们的关注对机器人产业基地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是芜湖机器人产业基地一直以来都有科学的发展规划和有力的政策支持,我们也打造了六大支撑体系,包括科技创新、人才引进、金融服务、应用推广、公共配套和政策扶持,多元化打造产业生态。

三是离不开行业协会的支持与帮助。比如过去三年的“恰佩克奖”颁发仪式让上千家机器人企业和数百名行业专家、学者走入芜湖,了解鸠江。行业协会与芜湖的结合不仅给芜湖带来了知名度,更为芜湖机器人产业基地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民生和投资。

紧抓“3+1”细分产业赛道

《21世纪》:放眼长三角乃至全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正当时,芜湖在新一轮的产业发展窗口期凸显自身优势,抢抓产业细分赛道的目标与抓手是什么?

李娜:抢抓的赛道可以概括为“3+1”。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同步发展服务机器人、延伸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的发展思路,推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同时结合芜湖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优势,我们把无人驾驶领域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应用也纳入到第四个要发展的产业方向。

具体抓手方面,第一是产业“双招双引”,围绕机器人产业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落实土地、人才等要素资源保障,不断补链、延链、强链,打造良好产业生态。第二是资金与政策的支持,我们设立了多样的产业基金,比如与旷视科技设立规模10亿元的芜湖旷沄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领域的专项基金,以及成立了国元机器人基金等,都是很好的探索模式。第三是打通产业链畅通各类要素循环,营造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等“多链协同”的发展生态。

未来瞄准千亿目标

《21世纪》:连续举办机器人行业最具影响力的“恰佩克奖”背后,芜湖市此举的战略构想与意图是怎样的?

李娜:大会连续在芜湖举办,是基于芜湖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优良的营商环境以及宜人的生态环境,很多企业来了以后在这里发现了合作的机会。对我们来说,希望通过大会实现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是产业园区的知名度,二是产业合作的深入度,三是实打实的招商引资。目前我们也通过展会陆续已经招引了20多家企业,和十多所院校有深入合作。我们希望通过“恰佩克奖”的助力,实现打造一个千亿级的产业集聚区的目标。

《21世纪》:聚焦未来,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下一步有哪些主要的规划与举措?

李娜:我们的目标是将芜湖机器人产业打造成为国内最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之一,实现千亿级的产值规模。

具体到细化举措中,一是提升创新能力,集聚一批“单打冠军”企业,深化“卡脖子”技术攻关。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举行展会活动,打造产业人才实训基地,甚至成立了人才集团,都是希望把机器人产业的人才、项目迅速地聚拢起来,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人才生态圈。三是拓展机器人应用场景,我们将着重针对芜湖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优先跟他们进行产业对接。

在区域产业规划分布方面,我们既要发展好现有的芜湖江南片区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也要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江北新区,建设北湾智能制造产业园,大力培育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和智能制造应用企业,通过拓展新平台,集聚区域产业新优势,从而打造产业新赛道,达到以机器人产业为核心带动区域发展的目标。

标签: 产业基地 产业集聚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