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热资讯!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释放“稳经济”信号,广东“挑大梁”加码重大项目投资2022-09-08 07:55:53 | 来源:南方财经全媒体丁莉 | 查看: | 评论:0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丁莉广州报道

9月6日,广东湛江南端一座面积仅为286平方公里的东海岛突然“撞进”大众视野,德国巴斯夫集团在广东湛江投资的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在这里举行了全面建设暨首套装置投产仪式。


(相关资料图)

这个投资100亿欧元、建设历时多年的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也是德国企业在华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将建成巴斯夫在全球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在全球经济面临挑战的背景下,这一重大项目落地对于增强“稳经济”的信心意义显著。而该项目仅是广东加快吸引重大项目投资落地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广东通过加码重大项目投资,为稳增长注入动力。今年上半年,广东基础设施行业单位贷款余额5.13万亿元,同比增长14.0%。重大项目捷报频传,重点投资加码发力,跨区域、大规模、大手笔的重大项目遍地开花,不断优化着广东高质量发展格局,为广东经济发展注入磅礴的内生动力。

重大工业项目持续释放“引力波”

湛江东海岛上如今已云集近10家世界500强工业企业,中科炼化、湛江钢铁、巴斯夫等重大项目投资均超100亿美元。钢铁、石化等产业“航母”配套产业链不断延伸,推动湛江成为华南地区现代化临港重大产业的集聚基地。

沿海岸线一路向东,在相距约770公里的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施工总进度已超99.89%,全面进入扫尾阶段。预计投产之后,项目每年产值将达到820亿元。

而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内,恒力(惠州)PTA项目现场约2000名工人正热火朝天地施工。该项目已经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正式投产,项目完全投产后总产能达500万吨,年产值将达到250亿元左右。

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业大项目落地,沿南海海岸线,一条世界级的绿色石化产业带逐渐浮现。实际上,投资落地的重大项目也在持续发挥“引力波”。

以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为例,自其与广东省政府签署了第一份谅解备忘录后,湛江就相继收获了多份合作框架协议。2021年6月,巴斯夫与华润电力在广东电力交易中心达成首笔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基地将从风能与光伏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绿色能量,计划到2025年,整个基地将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电力。

新投产工业项目带来的引力波还将拓展至其他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将进一步满足国内汽车、电气、电子、通讯和机械等产业对改性工程塑料日益膨胀的需求。多位制造业资深人士表示,“中国每5辆汽车用钢就有1辆来自湛江,随着巴斯夫项目投产,未来国内的汽车甚至每一辆都少不了湛江制造。”

重大项目投资无疑对广东经济提质增量产生正向作用。

为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广东近日发布了《广东省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若干措施》,将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实行“省市联动、分级负责”的跟踪服务机制。

数据显示,今年1-7月,广东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6%。其中,先进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7.6%,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更是高至36.8%。目前,制造业专项指挥部负责的364个正式项目投资进度达75.9%,超过时序进度17.6个百分点,全省工业投资正稳步推进中。

重大项目稳投资“开花结果”

不止石化产业,重大项目投资正在全省开花结果。

在广州市花都区,纵横周边的广州北环、西环、肇花、广清、广乐、沈海、广佛江等高速路已编织成网,承担着整车运输的主力任务;各类零部件则经由白云机场运送。

对汽车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0%的花都区来说,经济发展背后的交通脉络已清晰可见。

花都汽车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梁永春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未来,花都将继续推动地铁18号线、24号线项目,压缩与广州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为花都汽车产业争取新一波人才福利。”

放眼整个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经济发展也已成为宏观图景。重大基础设施投资正进一步调解区域内产能分配,通过打破传统城市发展壁垒,大湾区由此逐渐成为一个交通互联互通、经济融合发展的大都市圈。

一方面,“跨市地铁”已成为湾区标配,各类人才顺畅流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持续性。

目前,已开通的广州地铁18号线(首通段)、22号线(首通段),以及即将动工的28号线,均兼具地铁的公交化与城际长跨度、高快速属性。

今年5月,广州地铁七号线西延顺德段正式开通初期运营,成为佛山顺德首条“零换乘”进入广州的地铁,打通了广州和佛山之间的第三条轨道交通大动脉,为无数“广佛候鸟”提供了便利。

另一方面,珠江两岸崛起“大桥经济”,经济地理上的天堑将逐渐被填平。

今年6月,深中通道中山大桥实现合龙,预计将于2024年建成通车,珠江口东西两岸之间的联系将更为紧密。如今,中山翠亨新区深中通道西着陆点旁已是塔吊林立,由深中两地国资平台共同建设的湾区未来科技城项目加快推进中。未来,这里将“东承”深圳创新要素,打造集智能制造、高科技研发等高新产业于一体的科技云谷产业新城。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陈广汉表示,未来随着深中通道、深江铁路等跨江跨海交通大动脉的打通,东岸产业向西岸扩散阻碍将进一步破除。

如今,以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为经济发展的牵引,已成为湾区共识。

今年6月,广州市发布《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十四五”时期广州将全力推进300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估算约2.04万亿元,基本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1小时直达、与广东省其他城市2小时通达、与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

此外,湾区多市也纷纷出手。8月,东莞提出《东莞市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提质提标提速”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计划于三年内加快推进总投资超6600亿元的各类重大基础设施项目477个,力争完成投资超2400亿元,其中包括“东莞-盐田”“东莞-蛇口”“东莞-南沙”等组合港,以及香港-东莞国际空港中心项目建设。

面对“三重压力”,经济大省广东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把重大项目作为稳投资的重中之重,广东重大项目稳投资“快马加鞭”,有力承担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任。

标签: 基础设施 经济发展 同比增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