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鸿基创能上市前再融资3亿元 投前估值已达30亿2022-10-24 18:43:01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王雪上海报道

2021年4月,美锦能源在深交所互动易对投资者提问的回复显示,其参股的燃料电池膜电极供应商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基创能”)正进行上市前融资,引入战略投资者。

近日,鸿基创能完成B轮融资,规模约3亿元,投前估值约30亿元,相较于上一轮估值翻倍。


【资料图】

公开资料显示,此轮融资认筹火爆、融资份额紧张且分散,最高仅有3000万元左右,约十多家机构参与其中,包括广东当地国资基金。今年年底,鸿基创能还将进行新一轮融资,博世和中石化已提前锁定。

2017年12月,鸿基创能在广州成立,专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研发及量产。公开资料显示,鸿基创能先后开发了CCM(催化剂涂层质子膜)阴阳极双面直接布涂技术、MEA(膜电极)自动化快速封装技术及膜电极一体化成型技术。

2019年,美锦能源手持45%的股权的“鸿锦投资”向鸿基创能增资1.02亿元,获得51%股份。2020年,美锦能源收购了51%中的22.95%股权,成为鸿基创能最大的股东之一。

美锦能源此前披露,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鸿基创能所有者权益为3985.46万元。2020年前三季度,鸿基创能营业利润为-3563.15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71.89万元。

当前,鸿基创能已具备盈利能力。美锦能源在电话会议中称,鸿基创能膜电极项目预计2021年开始盈利。2021年,美锦能源在鸿基创能项目上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损益为751.87万元,今年上半年为77.42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9月,鸿基创能投产广州黄埔生产基地,膜电极年产能达500万片,其中10万片膜电极可对应300台燃料电池车。

2021年初,该公司CCM日产能超过1万片,良品率达99.9%,MEA日产能超过5000片,良品率99.3%,在2021年第一季度已签订超1.9亿元的订单。

为了支撑膜电极市场的快速增长,今年6月,鸿基创能佛山子公司高性能膜电极及PEM电解水制氢项目投产,燃料电池膜电极年产能高达500万片、电解水制氢CCM卷对卷生产线是国内首条。

据了解,鸿基创能的膜电极已装载在燃料电池厢式商用车、城市客车、31吨自卸车、49吨牵引车等多种车型。除燃料电池商用车外,鸿基创能同步与下游电堆客户合作推进燃料电池无人机、燃料电池固定式电源等多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氢能企业纷纷开启大规模融资,数家企业步入亿元融资时代。上海骥翀氢能、新研氢能、东方氢能、国鸿氢能、中科富海等氢能企业融资规模均超亿元。

与此同时,氢能概念不断升温,同花顺氢能源指数显示,自今年4月底A股掀起反弹行情以来,氢能源指数涨幅已接近50%。根据投中数据,今年上半年,氢能行业股权融资延续去年以来的火热,共发生融资事件21笔,融资金额15.9亿元,融资数量和金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50%和137%。

普华永道中国能源、基础设施及矿业并购交易主管合伙人翟黎明公开指出,即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2年上半年我国氢能并购交易金额及笔数较同期仍有所上涨。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披露的交易金额同比涨幅超过250%,2022年上半年披露的平均交易金额为1.5亿元,较2021年的1.2亿元增长约25%。

从地区分布来看,上海、浙江、四川、北京等地氢能企业融资领先其他地区,2022年上半年,此四地融资规模分别为6.6亿元、5.7亿元、2.5亿元、1亿元,融资额占上半年氢能行业总融资金额的99%。

从全产业链角度看,尽管投融资规模扩大,但仍存在投资领域集中、产业链上游资本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

佛山环境与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吉诗介绍认为,2019年至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启动期间,氢能产业投资并购交易多集中于燃料电池电堆、膜电极和质子交换膜等下游应用领域,燃料电池及相关部件投资占比超过60%,制氢端约占20%。

“产业链上最活跃的投资赛道仍以最靠近应用端的燃料电池为主。究其原因,近年来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及电堆的国产替代加速,因此资本关注度持续提升。”

华宝证券建议从氢能产业链重点环节进行投资布局。在氢能产业上游端重视可再生能源制氢;在中游储运环节关注储氢瓶、长管运输;下游仍聚焦具备核心技术能力的燃料电池电堆、核心零部件及关键材料。

资本加持无疑将进一步助力技术创新,但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氢能还需持续突破产业发展壁垒。

标签: 燃料电池 美锦能源 年上半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