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深圳金融业增加值首破5000亿,占GDP比重跃升至15.9%-世界热门2023-02-18 16:51:20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曹媛深圳报道

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四周年。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也公布了深圳金融业的“成绩单”。

记者从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了解到,2022年,全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达5137.98亿元,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稳居国内大中城市第三位。


(资料图)

金融业增加值较2018年增长67.5%,占GDP比重也由2018年的12.7%跃升至2022年的15.9%,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升。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中,深圳跻身全球第9,“金融科技中心”专项排名位列第7。

前海金融开放先行先试

前海作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示范区,承担着国家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使命。《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简称《前海方案》)发布以来,深圳以清单式项目化的方式加快推进前海金融改革开放创新。

据悉,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建设正式启动后,截至目前已吸引241家金融机构入驻,港资外资占比达30%。联合香港发布风投创投联动发展“十八条”措施,着力打造前海深港国际风投创投集聚区。设立大湾区首家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博约基金)并获准在香港设立子基金,投资总规模达105亿元人民币,助力更多深圳企业“走出去”。

大湾区首家金控公司、全国首家获批筹建的“双牌照”银行正式落户前海,大湾区第一家外商独资基金销售机构已开业运营。香港交易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加快建设全国首个深港合作天然气跨境交易中心及离岸农产品现货交易市场,并实现首笔大宗商品跨境交易以人民币计价结算。

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

据介绍,近年来,深圳积极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深圳率先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及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有效降低企业和银行运营成本。率先落地企业外债一次性登记改革及“专精特新”企业外债试点,高新技术企业便利化试点额度上限由500万美元提升至1000万美元,助力小微科创企业实现“超”净资产上限借用外债。

此外,深圳在全国范围内首创“银行+外综服企业”出口收汇合作模式,为超过7.3万家企业提供更安全、高效和低成本的外汇资金结算服务。推动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拓展至深圳全市,优质企业业务办理用时平均缩短80%。优化QFLP、QDIE试点管理办法,QDIE出境额度由50亿美元增加到100亿美元,率先开展契约型私募基金投资企业商事登记改革,畅通境内外资金跨境投资渠道。

资本市场改革创新向纵深推进

依托深交所等重要金融基础设施,深圳在资本市场改革向纵深推进。

深交所完成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截至2022年底,注册制实施以来累计受理创业板首发申请1060家,帮助410家企业完成首发上市,为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提供宝贵经验。

顺利实现主板与中小板合并,形成以主板、创业板为主体的市场格局,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获批设立并揭牌运营。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试点稳妥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已有9只基础设施REITs在深交所上市交易,募集资金达242亿元,进一步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拓宽社会资本投融资渠道。“深瑞通”正式启动,截至2022年底已推动6家深市企业赴瑞士发行全球存托凭证。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近年来,深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持续扩容。“深港通”交易机制持续优化,已先后将在港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交易所开放式基金(ETF)纳入互联互通机制,截至2022年底“深港通”累计交易金额达58.8万亿元。

据统计,“跨境理财通”正式启动后,截至2022年底深圳25家试点银行累计开立相关账户1.95万个,跨境收付金额7.3亿元,双方向投资产品交易额合计4.5亿元,约占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总量的三分之一。

跨境保险产品持续创新,目前深圳已累计备案6款跨境医疗险产品和58款大湾区专属重疾险产品,10家财产险公司开展跨境车险业务,实现“三地车险、一地投保”。“债券通”实现南北向“双向通车”,服务36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500家国际投资机构。大湾区债券平台跨境债券挂牌服务试点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已为7只境外发行债券提供信息展示服务。

金融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

深圳推出“金融驿站”,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设立网点98个,累计举办金融驿站主题活动43场,解决融资金额841亿元。

深圳每月8号举办的“深圳创投日”活动,分行业、分赛道、分阶段促进资本与深圳“20+8”重点产业项目对接。

国内首部绿色金融法规、全球首部绿色金融综合性法案《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正式实施,在全市范围内认定21家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出台《深圳市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并推动6家金融机构发布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绿色信贷余额超6400亿元,绿色金融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累计推动4批次10项创新应用纳入深圳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10个项目列入深圳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第一批项目对外公示,率先开展国内首次数字人民币外部可控试点活动及落地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预付式消费平台,持续推动深圳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布局。

金融监管合作与人才交流

据悉,深圳持续加强与香港金管局、香港财库局、澳门金管局等港澳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交流,不断深化深港澳跨境金融监管合作。

推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与香港金管局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联网对接,首个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跨境创新测试应用在深圳对外公示。

在深港澳三地之间创新推出“深港澳金融科技师”专才计划,建立“考试、培训、认定”为一体的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截至目前已培养1709名一级持证人和首批75名二级持证人,持续深化深港澳三地金融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

开展地方金融组织合规年建设,进一步提升行业合规经营意识,引导地方金融组织有序健康发展。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进“居民金融素养提升工程”,创新开展“少年财商、青年财伤、中年财上、老年财尚”金融宣教系列活动,提升居民风险意识和金融素养,努力守护居民“钱袋子”。

标签: 正式启动 基础设施 科技创新

上一篇:港籍人士在深圳可通过八达通直接兑换数字人民币 最后一页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