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专访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执行秘书长王艳梅:深圳医药企业总数已近1400家 天天看热讯2023-02-22 19:42:46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魏笑 深圳报道近些年,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当前关注的核心板块之一。作为科创中心,深圳同样将生物医药作为重要战兴产业加以支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针对深圳何时发力生物医药产业、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目前取得哪些成效等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执行秘书长、南山科技事务所所长王艳梅。

“集中发力”已有三年时间

21世纪:深圳从何时开始发力生物医药产业?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艳梅:深圳从“十三五”就开始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从集中发力来看是从2020年开始,具体体现在:

一是积极引入国家级创新资源落户深圳。2020年12月2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在深圳挂牌成立,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药械产业高质量发展。两个分中心自成立以来,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国家级的技术指导,靠前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生物医药企业和创新团队,有利于降低创业创新成本,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二是完善的政策体系为行业发展提供保障。2020年,深圳市政府先后发布《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指导意见》及《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1+3文件”,同年,深圳市人大会出台《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支持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打造深圳生物医药产业核心集聚区,近年来深圳市围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生态链,极大地优化了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建设。

三是CXO平台不断夯实,中小企业进入提速发展期。近三年来,深圳市积极引进生物医药CXO第三方服务平台,在药品领域,例如银星科技园引进临床前CRO北京赛赋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联合富士康打造医疗器械精密制造平台(CDMO);奥咨达采用3C产业生态的创新模式,提供从研发、临床到生产的全产业环节服务。西格码作为专业的医疗器械临床服务提供商,提供从设计到统计一站式技术服务。

21世纪:政府相关部门是如何吸引生物医药企业落户深圳的?

王艳梅:一是打造一流的、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为企业落户保驾护航。深圳毗领香港、澳门,香港拥有丰富的临床资源丰富,其心血管、癌症、移植等疾病在世界排名都较高,方便深圳药企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澳门在中药领域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等,为深圳中药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资源。

二是通过专项的生物医药产业系列政策以及“总部经济”等政策承接企业落户深圳。在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核心技术攻关、特色园区打造、产品应用示范、金融支持强化、产业用地保障、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促进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的研发、生产、临床转化、市场应用等。

三是通过完善专项引导基金等举措支持配套政策的落地实施。深圳市区两级母基金总规模超过1600亿,通过子基金的形式投资生物医药的企业。深圳将“20+8”产业集群专项基金中的设立了50亿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基金,布局在坪山,以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为核心区带动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四是工业上楼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空间保障和配套支撑。空间指积极探索为生物医药生产类企业提供更多高品质低成本的工业厂房,配套指为生物医药企业配置废水处理站、化学试剂存储甲级仓库、蒸汽站、专线+双电源供电环保等设施。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城生物医药产业园是深圳打造的首个“药厂上楼”项目,项目定位为生物医药研发及小批量生产基地,重点引进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生物制药、化学药制剂、高端医疗器械及精密制造等其他高新产业企业。

五是招商和安商、稳商相结合,让落户的企业有伙伴。做强企业梯次,做好产业生态,集聚像医学转化研究院、深圳湾实验室、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省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培育小药企的壮大;其次就是通过“全球招商大会”面向全球招商引资,据统计,2022年深圳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生物医药产业专场招商会现场共18家企业签约,签约总金额约120亿元。

深圳医药企业总数近1400家

21世纪:取得了哪些成效?有没有政府助力培育的标杆生物医药企业?

王艳梅:一是产业规模显著上升。产值方面,2021年,我市药品企业生产总值为405.01亿元,同比上一年度(311.89亿元)增长29.86%。企业数量方面。截至2022年底,深圳具有生产许可证的药品和器械的企业近1400家,拥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从2020年62家上升至2021年的72家,B证类生产许可证企业从8家上升至14家。区域方面,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就已落户上千家生物医药企业,形成了显著的集聚效应。

二是培育一批细分产业的典型企业和重点品种。微芯生物拥有1个1.1类新药——西达本胺,并且正在申报新增适应症的上市申请,目前还有14个创新项目在研,包括8个候选新分子药物;奥萨医药除了之前上市的依那普利叶酸片外,获批上市了第2个新药氨氯地平叶酸片,是中国唯一一个拥有2个心血管1类新药的企业。另外,深圳市仿制药龙头企业信立泰的创新药转型之路从未停歇。2022年2月,用于治疗重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试验申请获药监局批准,2023年2月,信立泰1类新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苯甲酸复格列汀片上市申请获CDE承办受理,另外,还有多款创新药正在审批阶段。2021年,康泰生物8大产品(四联苗、13价肺炎疫苗、23价肺炎疫苗、乙肝疫苗等)获批上市,2款新冠疫苗分别获批紧急使用,其中有一款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首次出口印度尼西亚。2021年,华润三九感冒灵颗粒销售额超30亿元,增长率为141%。

三是中小新锐企业进入提速发展期。福沃医药、亦诺微、艾欣达伟、君圣泰等新锐创新药代表,其中福沃医药专注于开发非小细胞肺癌,美国和中国同步开展临床试验,现已经通过美国临床一期试验。艾欣达伟开发的创新型广谱靶向小分子偶联抗癌药物进入临床二期,同时也已完成约亿元的pre-B轮融资;普瑞金研发的CAR-T和TCR-T均处在临床试验阶段。

政府对标杆企业的助力,就是通过技术攻关、关键平台的引进和建设、新建和联合建设、引进大学等培育行业所需人才。例如深圳积极引进细胞治疗“国字号”创新中心,2022年10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细胞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落户深圳。2020年11月,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合作共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召开启动会。

21世纪:深圳各区对于生物医药的定位有何不同?

王艳梅:按照深圳最新的产业规划和生物医药集群发展规划,深圳生物医药发展就是要打造多区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强化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作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的引领作用,做好南山区生物医药产业引领区、福田区是河套深港生物医药创新政策探索区、龙岗区是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光明区是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区、大鹏新区是精准医疗创新先锋区,龙华区和宝安区主要发展医疗器械研发和生产,坪山-大鹏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创新示范区的规划,充分形成各产业园区的特色发展、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21世纪:未来深圳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如何预期?

王艳梅:在产值和营收方面,2022年6月6日深圳市发布《深圳市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建成若干特色鲜明、协同发展的专业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企业数量方面,争取2025年,深圳市药品生产有证企业超100家。临床试验方面,药械临床试验开展数量稳步增长。目前全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数量约2万项,然而深圳市本土企业占比还很低,争取2025年深圳市本土企业发起的临床试验占比突破10%,由本土医疗机构参与的药物临床试验占比突破20%。

21世纪:在“20+8”产业政策发布后,你认为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生态是否有相关进展或改变?

王艳梅:“20+8”产业政策发布后,深圳优化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建设的步伐正在加快推进中,一是成立了50亿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基金,二是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加速器二期、深港生物医药产业园等生物医药专业园区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三是2022年,罗湖区人民医院细胞质量检测实验室同时获得CNAS和CMA资质认证,从科研、检验检测、临床转化化、临床研究等细胞治疗产业关键领域多方位布局,大力支持细胞治疗产业发展短板的技术攻关与转化;四是2022年底,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颜宁,正式加盟深圳医学科学院(筹),担任深圳医学科学院(筹)院长,助力深圳医学科学院的建设。五是一些新锐企业又获得新一轮融资,还有一些企业递交和准备递交IPO,例如2022年12月,华先医药已经超亿元的B+轮融资,计划于2024-2025年完成IPO。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8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目前正在推进中。

标签: 临床试验 医疗器械 产业基地

上一篇: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面世” 能否获高净值投资者青睐 ? 世界独家 最后一页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