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北京银保监局答21记者:以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惠民利企,提升新市民获得感2023-02-24 21:44:29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希 北京报道


【资料图】

在北京,有这样一项惠民利企的金融基础设施,经过3年持续建设,达成了联通9个政府部门、接入50家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覆盖4100余个金融服务网点的成效,成为连接金融机构和政务部门的一道数字化桥梁。

这就是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2019年,在中国银保监会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北京银保监局指导北京市银行业协会创新搭建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同年12月30日,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正式上线,成为全国首个实现银行系统与不动产中心对接的省域金融平台。

2月24日,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上线三周年专题发布会召开。北京银保监局副局长王威、市经信局大数据建设处副处长赵琰昉、市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副总队长邹鹏、市规自委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赵舒等出席。

王威表示,现代金融监管的工作重心是引导金融精准服务实体经济,促进金融消除抑制、走向普惠与深化。在此过程中,监管科技能够发挥极大的作用。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有关服务新市民方面的提问时,王威表示,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将惠民利企注入各类金融服务当中,以提升新市民的获得感。

服务小微企业616万家次

王威介绍,消除数据藩篱、打通数据断点是实现数据资源应用效能最大化的必经之路,为了顺应首都“智慧北京”的顶层设计,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服务金融机构和服务社会治理,在中国银保监会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北京银保监局指导北京市银行业协会创新搭建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王威回顾了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建设三年以来为首都金融民生服务带来的积极改变。

一是大幅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效率。针对融资慢问题,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通过信息交互革新不动产登记业务流程,不动产抵押、解抵押登记等业务可以在金融机构“一站式”办理,大幅压缩贷款申请及审批时间,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上线以来,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累计完成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超70万次,服务小微企业616万家次,服务个人消费者1061万人次,助力金融消费者获得信贷资金超1.6万亿元。

二是有效破解“不敢贷”难题。小微企业融资的难点在于信息不对称,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充分发挥数据价值,丰富企业画像,主动为辖内银行搭建千户规模的首贷小微企业白名单库,帮助金融机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上线以来,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已累计为金融机构提供不动产、公积金、住建、医保、工商等政务查询近1600万次,帮助金融机构进一步实现“敢贷”“能贷”。

三是有力支撑保险服务惠及首都民生。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与市医保局、市大数据中心等多方专线直连,并搭载北京普惠健康保业务系统,实现北京普惠健康保投保、理赔等服务全流程线上办理以及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余额扣划缴费等功能,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参保人数已超过350万。另一方面,北京银保监局依托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与农业农村局建立北京地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农业保险理赔信息化联动机制,优化农险理赔流程,从试点情况来看,相较于传统线下流程,理赔时效提升30%以上。

四是挖掘数据价值助攻社会治理。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通过大数据挖掘辅助政府部门的决策和预警,为市人社局农民工工资专户异常监测提供常态化数据支持,累计反馈问题线索5000余条;联合市住建委开展房屋抵押合同备案和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监测,累计备案贷款信息7400余条、反馈1800余个账户的状态信息;为市民政局开展社会救助对象经济状况核对51.3万户次。

提升新市民获得感

新市民作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消费生力军,已成为创新金融服务的重要群体。而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将惠民利企注入各类金融服务当中,以提升新市民的获得感。

王威介绍,针对新市民在银行金融服务中面临的信用等级难识别、收入状况难确定、有效抵押物不足等“痛点”,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通过信息服务,让辖内银行在取得客户授权的前提下,能够精准捕捉新市民信用状况,有针对性地提供金融服务;在保险领域,2023年普惠健康保扩大了参保人群覆盖面,直接惠及首都新市民。

“除了金融服务,北京银保监局高度重视维护新市民群体合法权益,比如刚才提到的,对农民工工资专户异常监测、社会救助对象经济状况核对的数据支持,都是为新市民群体办实事的具体举措。”王威表示。

邹鹏进一步介绍:“去年以来,银保监局对我们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给予大力地支持,特别是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在对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用账户的状态监测和风险识别方面,提供了精准有效的预警数据。通过与我市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的数据共享,实现了主动识别并及早发现农民工欠薪风险隐患,形成预警和协调处置有效闭环,提升了我市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主动治理、未诉先办能力。”

据了解,去年,全市共查处拖欠工资案件3765件,为1.42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2.44亿元。其中,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799件,为8008名农民工追发工资1.05亿元,实现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及时动态清零。

此外,2022年市人社局与北京银保监局签署了《关于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测预警和政务数据共享的合作备忘录》,依托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对全市在建规模以上工程建设项目的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和工资保证金账户进行了精准监管。

截至目前,累计动态监测全市在建规模以上工程建设项目两类账户3342个次,共收到账户异常预警信息5465条,全部得到有效解决。通过远程监管、非现场监管、大数据共享动态联动监管等方式,也进一步减轻了企业接受现场检查的负担,真正做到了对守法诚信的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违规问题精准施策、靶向治疗。

与市人社局共享173个数据项

赵琰昉介绍,截至目前,围绕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的数据共享需求,依托全市共享机制,累计向北京银保监局共享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参保人员信息”、市市场监管局“企业登记注册基本信息”、市医保局“单位缴费信息”等,共计173个数据项、累计2.4亿条数据,接口调用64.35万次,为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服务应用夯实了数据基础。

在深化拓展数据应用服务场景方面,赵琰昉表示,市经信局会同北京银保监局围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小企业金融信贷服务等联合探索应用场景和服务模式创新。同时,积极推动金综网应用绩效反馈和数据反哺,推动数据共享单位同受益。

“下一步,市经信局将与北京银保监局共同深入推进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建设和应用,在确保数据安全可控、合法有序使用的前提下不断扩大政务数据共享范围,发挥数据要素赋能作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推动营商环境改善和智慧城市建设。”赵琰昉说道。

16类登记业务实现全程网办

为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持续开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在此背景之下,为进一步改善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和贷款融资环境,在市规自委与北京银保监局的共同推动下,通过北京市不动产登记领域网上办事服务平台和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进行总对总对接,将不动产抵押权登记服务场所延伸至北京辖内银行网点。自2020年起,在全市推行实现了全程网上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

赵舒介绍,自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上线以来,业务办理量呈持续上升趋势。2020年4月上线后,全年共受理网上抵押权登记类业务29.33万件。网办抵押业务占比从年初的6.22%到12月已增长到77.86%。截至2022年底,北京市共计16类登记业务实现全程网办。其中,全程网办抵押登记共计33.95万件,在全程网办业务中占比88.52%。

赵舒表示,不动产综合服务网点可在线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相关查询、首次登记、注销等业务。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群众、节约公共资源、助力疫情防控方面成效显著。

据悉,在提升企业和市民办事便利度方面,通过不动产服务网点“一站式”的不动产抵押服务,贷款申请材料大幅精简,抵押登记审批已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缩减到1个工作日内办结。

王威进一步表示,未来,北京银保监局将持续推动北京金融综合服务网功能拓展与服务升级,进一步打通北京市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间的数据“大动脉”,通过数字化建设推动北京市营商环境优化,依托“毛细血管”式的服务触角,将大数据带来的便利深度融入金融服务和首都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当中。

标签: 北京金融 金融机构 不动产登记

上一篇:【时快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王一鸣:今年经济增长有望达到5%以上 最后一页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