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贺泓源 北京报道
“传统公司骨架、科技公司思想”的新消费企业。
4月15日,当谈到元气森林是什么时,元气森林副总裁李国训如是表示。
他还披露了一系列数据。在业绩端,元气森林2021年营收是前年的2.6倍。Q1营收同比增长50%。
从产能端,元气森林自建工厂从2家增至6家。元气森林供应商数量也从去年初的200多家增至370家。
具体产品来看,元气森林外星人电解质水在今年第一季度单月销售额突破1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5倍。
此外,元气森林旗下玉米须饮料“纤茶”,截至今年3月已在天猫无糖茶饮销售榜单上连续八周位居榜首。另一矿泉水品牌“有矿”也于今年年初在线下试水。从今年4月开始,这两款新产品将进入元气森林的全国渠道进行售卖。
“线下渠道”在渠道端,元气森林经销商数量由去年初的500余家增至1000家以上。线下终端数量突破100万个,覆盖全国800多个城市。
李国训称,这些数据意味着,元气森林覆盖全国的线下渠道体系初告完成。至此,元气森林已构建了以多产品、全渠道为特征的“双轮驱动”增长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走向线下渠道,正是元气森林搭建“传统公司骨架”的关键一步,这将极大提升其产品销售潜力。
但这一步并不容易,横向来看,与传统饮品企业依旧存在差距。
财报显示,截至2021Q3,伊利全国经销商数量达到14559个,2019年覆盖全国191万个终端网点(预计目前增加至200多万个)。
截至2020年,康师傅经销商数量达到47898个。根据广发证券渠道调研,康师傅、红牛终端零售网点数量超过400万个。
“原料飞涨”相对线下渠道,元气森林优势在于产品研发。
此前元气森林生产中心总经理李炳前透露,截至去年9月,元气森林研发成本同比增加350%,研发总费用在同等规模饮料企业占比最高。在过去12个月,新增饮料口味30余种,产品研发周期平均5.5个月。
鉴于元气森林如此快的产品迭代程度,如何平衡产能,避免浪费,是个问题。
对此,元气森林研究院院长王雪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会有相应测试标准,再大规模推向市场,他也不否认,“成本不低”。
但整个生产成本还在继续提升。
Wind数据显示,2021 年初以来, PET、白砂糖、棕榈油、箱板纸 等原材料均呈上行趋势。2021 年塑料价格上涨 3.8%,棕榈油上涨 29.8%,白砂糖上涨 8.0%,箱板纸上涨 5.8%,尤其下半年,塑料、白砂糖、棕榈油价格涨幅较大。
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对软饮料行业各公司的利润率影响较大。
以元气森林售价来说,对成本还是存在接纳空间。
更大问题来自消费市场低迷。3月30日,央行例行公布的一季度城镇储户、企业家、银行家的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选择未来“更多储蓄”的储户比例达到了54%,环比提升了2.9个点。
2020年疫后,无论是“更多投资占比”还是“更多消费占比”都出现了中枢回落,仅有“更多储蓄占比”明显回升。
大环境下,元气森林无疑面临着更强增长压力。
另据李国训透露,元气森林员工数量已从去年初的2000余人增至8000余人。
“今年工作重点就是提升组织能力,把业务和流程打造得更稳建,进一步提高人均效能和战斗力”,他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