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我国疫情防控进入第四阶段:上海“动态清零”有哪些挑战?为何不能“躺平”?2022-04-29 20:12:10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人类对于新冠病毒和疾病的认识仍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疫情带来的风险和威胁仍然存在。

4月29日,国新办举行坚持“动态清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到了全方位综合防控“科学精准、动态清零”的第四个阶段。

从我们国家来看,现在分成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突发疫情应急围堵阶段。用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成功阻断了疫情本土的传播。第二阶段,常态化防控的探索阶段。以核酸检测为中心来扩大预防,用2-3个潜伏期来控制住疫情。第三阶段,全链条精准防控、动态清零阶段。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础,充分利用疫情发生后黄金24小时,力争在一个潜伏期左右控制住疫情。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了全方位综合防控“科学精准、动态清零”的第四个阶段。

“面对奥密克戎等变异株的挑战,我们还没有能力保证不出现一例本土病例,但是我国已经在丰富的防控实践中积累了一套卓有成效的防控措施,并根据病毒的新变化、疫情的新情况,因时因势对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升级。” 李斌强调,“动态清零”不是绝对的“零感染”,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高、隐匿性传播强等特点,需要总结各地防控经验、不断完善防控的各项措施。

那么,当下,疫情防控还应该注意什么?如何才能实现“动态清零”的目标?

上海疫情防控存在三大挑战

现在上海疫情防控还处在关键阶段,但我们也看到,从报告的病例发病曲线来看,处在下降阶段。实际上它还是在高位上平缓下降,这表明我们的疫情防控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策略正在发挥作用,有效遏制了它上涨势头,出现了好转迹象。但是上海每天的发病数还在万例波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书记、副主任赵丹丹今日在上海疫情发布会上介绍,近期,本市聚焦重点、分区分级,对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施了“核酸+抗原”的组合筛查。依据阶段性筛查结果,4月28日各区的“三区”划定结果,与4月20日发布的结果相比较,全市共划分封控区13947个,涉及人口数527万人,减少人数660多万人;管控区22910个,涉及人口数593万人,增加人数超过145万人;防范区44173个,涉及人口数1238万人,增加人数超过453万人。

在4月29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指出,上海和北京这两个城市的特点,都是特大城市,人口基数大,人口密度大,人口流动性也大,这给防控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一方面,上海有近2500万人,组织一次核酸检测,落实某一项抗疫措施,需要系统周密、大量资源配置和动员协调才能有效完成的。从市级政府到区,再到具体落地的街道、居委会,是一个系统工程,成为抗疫的一大难点;另一方面,要求具备强大的抗击病原体的能力。比如核酸检测能力,对100万城市的核酸检测能力和对2500万城市的核酸检测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这对于上海而言也是一个挑战。

此外,在上海抗疫的时候还要保证城市生命线的运行,保障必需的水、电、煤、气、公共安全等保障经济运行,使得民众正常的生活。比如,我们的快递小哥、必要的交通、医护人员救治、社区的组织人员和志愿者等,这种必要的人口流动性还是存在的。由于上海存在广泛的社区传播,这种人口流动势必也给防控带来更大的风险。

“这就要求一个特大型城市,当疫情快速发展的时候,如何真正做到‘四应四尽’,该检的都检了,该发现阳性的和密切接触者的,该收治、该管理的都管理了,该治疗的都进行有效治疗了,这些方面需要充分准备和充足资源的保障。”梁万年说,但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上海市正在向这方面迈进,医疗救治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方舱基本实现了“床等人”。

梁万年强调,上海人口密度大,疫情发生后到现在,是广泛的社区传播,这种广泛的社区传播采取措施和在一个局部的点、一个局部的区域性聚集性疫情相比,防控难度更大。所以,时间可能比较长,采取的力度,比如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筛查策略等会需要更长一些时间,更频繁一些。

以快治快,拒绝躺平

中国是人口大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如果放松疫情防控,放任病毒传播,势必会在短期内造成大量人群被感染,进而出现大量重症和死亡病例,医疗卫生资源将面临严重挤兑风险,大量有基础性疾病患者、老年人、儿童和孕妇等脆弱人群的身体健康将首当其冲受到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

梁万年介绍,北京和上海这次疫情的流行株都是奥密克戎变异株,这两个城市都是特大型城市,人口都在两千万甚至更多。他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它具有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的特点,对这些特大城市来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候就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无论从组织实施,还是相关的核酸检测能力、医疗救治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对这些特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个考验。

也是基于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梁万年指出,要以快制快,病毒传播得快,出手的速度、工作的力度和速度要更快。此外,考虑到老年人是应对变异毒株最为脆弱的人群,要强化这一群体的疫苗接种。从上海经历的疫情情况,和北京正在抗击散发性疫情来看,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速度太快,隐匿性太强,必须要优化完善过去的打法,以快制快。病毒传播得快,我们出手的速度、工作的力度和速度要更快。

二是实践证明,中国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打法,能够有效控制疫情传播,实现“动态清零”,必须要牢固树立信心。

三是要考虑应对变异株最为脆弱的人群是老年人、基础病患者,最有效的保护手段是疫苗接种。所以要强化老年人疫苗接种,切实提升疫苗全程接种,包括加强针接种的接种率。

四是,抗击疫情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既需要政府,也需要各个部门、整个社会、每一个人形成强大的合力。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体不足,资源配置也不平衡。‘一老一小’疫苗接种率总体上还不够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冲击,如果采取与病毒共存的所谓“躺平”的策略,医疗卫生资源将会面临严重挤兑风险,大量有基础病的患者、老年人、儿童、孕妇等人群的身体健康将会受到威胁。同时,对经济社会发展也会产生严重冲击。” 梁万年同时强调,目前,我国已接种了33亿多剂新冠疫苗,90%的人口已完成疫苗接种。

“但还是不平衡,尤其是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区域,还存在着接种率不平衡问题,特别是提高老年人、儿童等这些脆弱人群的疫苗接种率,实现可控的主动免疫屏障。”梁万年说。

抗击奥密克戎不等于全员核酸全域封控

从国际上看,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上,一些国家选择了 “躺平”,使得两种免疫状况并存。一方面,通过自然免疫,也就是群体免疫自然地感染。另一个方面,通过主动接种疫苗来获得主动免疫。我国主要是通过主动的疫苗免疫来增加抵抗力,建立免疫屏障。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截至4月28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3亿4071.1万剂次,接种总人数达到12亿8493.5万,已完成全程接种12亿4968.8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1.14%和88.64%。完成加强免疫接种7亿5018.9万人,其中序贯加强免疫接种2996.7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到2亿2708.8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1515.5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86.01%和81.49%。加强免疫接种已完成1亿6042.5万人。

目前,从数据来看,中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总体顺利,加强免疫正在有序开展,老年人群接种率也在逐步提高。此外,相关信息披露,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就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

“相比不可控的被动免疫,主动免疫是更好。在当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我们的策略和措施不动摇。也要借助‘动态清零’留出的时间窗口,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加强疫苗接种,加快药物、疫苗等研发。”梁万年说,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侵袭,我们要全力以赴地做到“四应四尽”,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只要做到“四应四尽”,就可以快速有效地切断疫情的传播链条,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有效实施医疗救治。

为了实现应检尽检,近日,包括北京、上海、杭州等在内的多个城市已经推出核酸检测常态化的措施。4月26日,上海公布第一批共534个核酸采样点,将以“固定采样点+便民采样点+流动采样点”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市优化常态化核酸采样点布局。4月27日,杭州发布通知,自4月28日起,杭州将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当地人群均需每48小时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否则将被“弹窗”,无法进入公共场所或乘坐交通工具。另外,据披露,杭州全市将布设10000个免费核酸采样点。

此外,4月13日起,辽宁省沈阳市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设1801个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点。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部分区域开展常态化核酸筛查,4月18日起无72小时核酸证明无法进入公共场所。安徽省芜湖市,在4月27日完成首次常态化核酸检测后,每5日1次核酸。

在今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梁万年也表示,抗击奥密克戎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全市全员核酸检测,更不意味着一定是全市全域封控。具体如何采取核酸检测策略,要看疫情的发展阶段和特点。“总体上看,疫情发现得越早,传播链条就越容易弄清楚,可以在精准可控的范围内展开核酸检测、抗原自测和相应的管控措施。”梁万年强调。

标签: 疫苗接种 检测能力 病毒传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