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世界观察:专访蚂蚁森林低碳倡导项目负责人王小颖:建立个人碳账户在于倡导低碳生活2022-12-28 19:42:27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周钰北京报道随着国内低碳理念日益深化,居民个人减碳行为关注度不断提升。多地陆续出台了包括个人碳账户在内的碳普惠措施,众多企业平台也推出了个人碳账户。

根据蚂蚁集团发布的《202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蚂蚁森林2021年的用户通过低碳生活累计产生“绿色能量”2000多万吨,发起的“绿色能量行动”已有超过500家品牌企业共同参与。


(资料图片)

蚂蚁森林如何通过个人账户激励个人减碳行为?创建个人碳账户是否为了和碳市场对接做准备?近日,蚂蚁森林低碳倡导项目负责人王小颖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的专访,介绍了蚂蚁森林在个人碳减排激励过程中的创新模式,分享了相关实践经验。王小颖认为,建立个人碳账户的目的不完全是“绝对的碳减排”,也不一定要对接碳市场,主要在于倡导和普及碳减排。

(蚂蚁森林低碳倡导项目负责人王小颖)

个人碳账户不一定对接碳市场

《21世纪》:创建个人碳账户是为了和碳市场对接做准备吗?

王小颖:碳账户、碳账本、碳普惠这些概念都是在探索以个人行为及个人消费端进行碳排放管理,形成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有益补充。

按照目前的实践和发展阶段来看,建立个人碳账户的目的不完全是“绝对的碳减排”,也不一定要对接碳市场,主要在于倡导和普及碳减排,这就意味着,不用很着急地去进行中心化统一管理。

《21世纪》:蚂蚁森林的个人碳账户具有账户功能和货币属性吗?

王小颖: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各类个人碳账户探索,严格上来说,还无法达到人们对“账户”这个词“财产账户”长久以来形成的刻板印象,最多算是个对个人低碳行为的量化记录和积累,但这不是货币属性。包括“绿色能量”在内,目前碳账户积分可以兑换权益,共性是既有积累也有消耗,从而形成了进账和销账,所以都叫“账户”。

资产是有金融属性的,既然有金融属性,它的量化方式、市场认可、政策背景都应该是相对比较完善,并且有广泛的认可度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标准、可交易的市场和完整的流通环境,就不足以构成一个具有流通属性的资产。

《21世纪》:在个人碳账户的探索之路上,蚂蚁森林目前取得的成效如何?

王小颖:6年多来,蚂蚁森林的6.5亿用户累计产生了超过2600万吨绿色能量,在社会公众积累绿色能量后提出申请的情况下,企业捐资种下了超过4亿棵树,参与共建了20多个公益保护地,在“个人坚持低碳生活”与“企业捐资支持生态项目”这两个互相平行的轨道上,取得的激励效果是显性的。我们也希望把几年的经验分享出去,所以今年11月,我们在中国节能协会的立项指导下,同30多家单位一起贡献经验,编制了名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个人碳减排激励机制管理规范》的团体标准。另外,隐性的成效在于对公众的习惯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更有价值的。

《21世纪》:蚂蚁森林的个人碳账户和其他企业的个人碳账户有何不同?

王小颖:如果我们把个人碳账户的阶段性价值,定义为倡导公众参与低碳行动,那所有平台的行动都是正向叠加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在不涉及交易的基础上,哪怕是给予同一个行为多重激励也是可行的。不同平台的底层逻辑其实是一样的,即记录、量化、激励。

相比之下,蚂蚁森林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在场景方面,蚂蚁森林是支付宝数字化的生活场景+合作品牌的生态场景,相对来说更全面。

第二,在激励的模式方面,蚂蚁森林从上线到现在一直以生态价值作为激励手段,绿色能量的使用出口持续放在申请由企业捐资去支持生态修复、生态保护、海洋保护这些公益项目上,是一个持续投入的过程,并没有当作要追求商业闭环的方式来做。

第三,在成长阶段方面,蚂蚁森林经过6年的积累,已经从个人低碳激励模式的探索,来到了标准沉淀和对外开放的第二阶段。比如,开放支持浙江、宁夏、江西等地的碳普惠平台建设。在本人授权的情况下,用户的低碳生活行为既可以在蚂蚁森林产生绿色能量,又可以在碳普惠平台产生碳积分。

《21世纪》:基于不同的模型、计算和投入,个人碳账户会产生重复计算的可能性。你怎么看待这种重复计算可能造成的一些浪费?

王小颖:我本人的观点是,第一个层面,如果不放在交易层面去考量,重复计算没有问题,因为这是各个平台在独立计算碳排量积分并用自身资源投入,是为了运营和服务自己的客户,即使不用碳减排量做积分也会有其他形式。第二个层面是社会资源的投入,从目前各个平台的自身投入上来看,我认为没有造成大的浪费现象。如果资源的投入能够促进整个社会公众的认可度和参与度提升,那么就不算浪费。

让“绿色能量”在生产和消费两侧发力

《21世纪》:根据蚂蚁集团发布的《202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蚂蚁森林2021年用户通过低碳生活累计产生“绿色能量”2000多万吨。这些“绿色能量”的数据基础是什么?

王小颖:2000多万吨是亿万用户的低碳行为所组成的,每产生一个减碳行为就产生一个能量球,通过能量球即可以在一定程度评价个人的减碳行动。

“绿色能量”的评价模式,一种是定性,只要你做了低碳的事,就可以获得一定数值的绿色能量奖励;一种是定量,比如步行,万步以上和万步以下,获得绿色能量的值有所不同。蚂蚁森林目前已经探索出60种可以产生“绿色能量”的绿色低碳行为,每个绿色能量值的背后都有“碳减排方法学”的支撑,这是委托了北京绿色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中环联合认证中心等来出具的。

我认为,碳减排方法学有两个基本概念,一个是基准线,一个叫项目排放,基本逻辑是前者减后者,具体应用时还要考虑一些因子。碳减排方法学决定了每个场景下,给用户进行多少“绿色能量”虚拟积分式的奖励。不是以消费金额论英雄,而是以其背后的低碳贡献、减排效果来作为科学性的衡量值。

《21世纪》:蚂蚁森林在绿色激励方面有哪些合作项目?

王小颖:分为五大方面,一是绿色出行,如公交地铁,共享单车,新能源体系。蚂蚁森林和一汽大众合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里程被记录下来。还与多个头部的充电桩服务商合作,每完成一次充电,就可以获得绿色能量。二是减少出行,即在线政务,在线缴纳水电煤等。三是减纸减塑、超市购物不用塑料袋,不要纸质小票。四是高效节能,比如节能家电。五是循环利用,比如各种领域的回收。

2021年,我们把以上几大类场景归总在了蚂蚁集团发起的“绿色能量行动”之下,倡导更多行业企业加入进来,让“绿色能量”在生产和消费两侧发力,推动绿色低碳成为共识。随着ESG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企业、行业协会或者标准组织也在积极地探索和尝试。生产侧希望传递给消费者的绿色理念,转化成了数亿用户已经比较熟悉的“绿色能量”,也就顺势把行业希望推行的标准,量化成了绿色能量的形式。

《21世纪》:如何看待个人碳账户的“限额惩罚”和“减排奖励”?

王小颖:在碳减排行动中的个人贡献还是要谨慎看待,要认识到个人碳账户是阶段性的,否则容易造成个人碳账户模式设计运营上的投入产出失衡,不利于长期发展。所以,提“限额惩罚”为时过早,但“减排奖励”目前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

蚂蚁森林坚持公益化运营

《21世纪》:如何看待当前碳账户的商业化运作方式?蚂蚁森林今后是否会考虑商业化运作?

王小颖:是否有显著的盈利特征,是判断商业化的标准。蚂蚁森林支持生态修复和保护项目,是基于企业从主业营收中拿出公益资金,进行对生态项目的纯捐赠,从资金层面来说是纯投入型的。不可否认这几年企业因此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好感,也给支付宝带来了更多的粉丝和用户。但归根到底,我们认为蚂蚁森林能获得广泛认可的关键,就是守住了公益底色。

目前,一些碳账户的商业化是基于广告流量逻辑,要形成规模化可能比较难。也有一些碳账户,尝试将碳减排价值货币化,但如果达不到用户的收益预期,也可能会对倡导个人碳减排的根本目标形成反作用。

蚂蚁森林始终是以一种公益化的方式运营,符合蚂蚁集团“绿色低碳”的ESG战略方向,企业也能依照大家在绿色低碳方面的“态度表达”和“行为实践”去捐赠,实实在在去支持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蚂蚁森林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国内众多有资质、有经验积累的公益机构的支持,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能够保证真实的生态效果的运行机制。

《21世纪》:“互联网+”在推动个人碳账户发展有何作用?

王小颖:仅仅靠平台的数字化还不够,还需要各个行业的数字化。

结合个人碳账户的发展,我认为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一是理性地看待个人碳账户的广度,对于个人碳减排贡献的边界、范围、类目,要有更多的研究支撑。二是积极地推进个人绿色行为的深度,要能定义更多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低碳行为,这背后需要大量的基础工作。三是客观地看待各种模式的融合度,接受各种维度上的尝试,探索可持续模式,建立公益激励、商业激励、政策激励的衡量效果都可以兼容的评价体系。

(实习生马睿对本文有贡献)

标签: 可持续发展 项目负责人 金融属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