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资讯 > 正文

世界简讯:华熙生物费用端或现结构性调整 合成生物商业化待考2023-03-03 05:46:18 | 来源:21经济网 | 查看: | 评论: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 实习生魏乾坤 北京报道

华熙生物的业绩快报透露出,公司费用端或出现结构性调整。

2月28日,华熙生物(688363.SH)发布2022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3.6亿元,同比增长28.53%;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8.6亿元,同比增长30.06%。


(资料图片)

业绩快报显示,去年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使期间费用合计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这是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超30%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华熙生物称,公司高度重视长期持续增长所“必须”的战略性投入。去年,公司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以合成生物为驱动,建设中试转化平台,提供科研以及产业转化力量支撑。

华熙生物品牌与传播战略中心总经理朱思楠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华熙生物把科研的产业链、供应链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不仅能够自己做前端的基础研究,还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中试转化平台,能够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验证,再结合我们的市场转化能力,真正把产品推向市场。”

压降费用显效

华熙生物依托“四轮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了生物活性物、医疗医美终端、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在内的产业链一体化业务架构。

细分业务方面,据华熙生物在业绩快报中透露,2022年公司功能性护肤品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原料业务稳步增长,医疗终端业务基本持平。

财务数据显示,华熙生物的业绩增速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逐年放缓,2021年后逐渐回升。

2018年至2021年,华熙生物分别实现营收12.63亿元、18.86亿元、26.33亿元、49.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41%、49.28%、39.63%、87.9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4亿元、5.86亿元、6.46亿元、7.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0.7%、38.16%、10.29%、21.13%。2022年公司业绩继续保持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华熙生物将2022年扣非净利润增长归功于降本增效。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去年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使期间费用合计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

2022年,华熙生物营收同比增长28.53%。也就是说,公司去年的期间费用增速整体要低于这一数字。

记者注意到,公司近年来期间费用率呈上升趋势,2021年,华熙生物期间费用率创新高,为61.1%。其中,销售费用一直是华熙生物期间费用的“大头”。

在分析人士看来,华熙生物业绩快报中披露的简短信息,或透露出公司在销售费用端有了新的思考,可能存在压降或控制相关费用的情形,以期给利润留出更大余地。

华熙生物“把钱花在刀刃上”还有另一个佐证。公司在业绩快报中表示,高度重视长期持续增长所必须的战略性投入。

什么是“必须”的投入?

据其介绍,华熙生物去年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以合成生物为驱动,建设中试转化平台,提供科研以及产业转化力量支撑;前瞻性布局产能,为未来的销售增长进行产能储备;持续提升功能性护肤品品牌力,打造国民品牌。

合成生物商业化考题

发力合成生物,是华熙生物近年来的重点战略。公司致力于打造集“研发创新、中试及产业转化、市场转化”三力合一的“合成生物全产业链公司”,试图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在多种生物活性物上逐步实现产业转化。

目前,全球多个国家都在加快部署合成生物学,我国也不例外。《“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及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中,分别多次提到“合成生物学”,强调要加快发展原创性、引领性的技术创新,有序推动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

华熙生物自2018年开始布局合成生物赛道,目前已经搭建合成生物学全产业链平台。公司已经与20多家科研院校展开了合成生物相关领域的研发共创与合作,并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中试转化平台。

“生物科技是引领未来的五大科技之一。合成生物学颠覆了传统认知,打破物种界限,已经成为生物活性原料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推动产业发展实现质的突破,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路径。”华熙生物合成生物研发中心主任陶文文表示。

但总体来看,合成生物目前还处在一个加速发展期。

“合成生物学企业具有较高的商业化壁垒,合成生物学技术在效率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长城证券化工新材料首席分析师肖亚平表示,如何破除商业化壁垒,如何提升合成生物学技术的效率将会是各大合成生物学企业长期需要进行研究的问题。

在肖亚平看来,合成生物企业的商业化转化历程,第一个层次是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品初创等技术范畴;第二个层次是从产品生产到大规模商用,涉及商业化选品能力、成本控制、产品质量、市场推广等因素,需要企业有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商业策划能力。

朱思楠告诉记者,在成果方面,通过合成生物技术,高纯度麦角硫因、5-ALA、维生素C葡萄糖苷、红景天苷等物质已完成发酵工艺验证;多聚寡核苷酸、NMN和人乳寡糖均已实现突破性进展,处于国际领先研发水平;依托寡糖体外酶催化合成技术,建成了全球分子量覆盖最广的人体三大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肝素寡糖库。

“在前端菌种及合成技术上,华熙生物具备领先的底盘细胞设计能力。”朱思楠称,目前公司已经拥有酵母菌、谷氨酸棒杆菌、大肠杆菌等生产各类生物活性物的丰富的底盘库,并且已建设完成高通量自动化、微流控等筛选平台、AI蛋白质预测平台、发酵优化筛选平台等,这将加快底盘细胞及产品的快速迭代能力,6-12个月即可实现从设计DNA到形成产品。

在市场转化方面,朱思楠表示,华熙生物拥有从原料到医疗终端、消费终端的全产业链业务及相关运营经验,并在市场渠道、消费者洞察、品牌建设等方面已建立了扎实的业务逻辑,这将能够为合成生物终端商业化提供发展支撑。

标签: 生物活性 营业收入 同比增长

上一篇:每日快讯!楼道墙面被贴成“千层饼” 违法小广告该清了 最后一页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