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 正文

海底捞市值跌去77% 经营者要练就逆水行舟的本领2022-02-24 10:53:11 |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 查看: | 评论:0

海底捞近日经历了雪崩一样的市值跌落。截至2月21日市值仅为1064亿港元,距离一年前曾经一度接近4700亿港元的最高市值,已经跌去77%。

据分析,这样巨变的导火索是经营业绩不佳。也是2月21日,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发布盈利警告:其2021年净亏损约38亿元至45亿元;收入预计超过4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0%。

执行董事兼副首席执行官杨利娟谈到了疫情因素,指出公司由于对疫情持续时间预估不足,扩张政策在疫情后不但没有收缩,反而更是逆势扩张,因为发生疫情后店铺资源充裕、房租等优惠条件多,于是决定“抄底”开店,没想到疫情竟然持续到现在。

如果没有发生疫情,海底捞自从2019年就开始的大规模扩张,是否就会一路高歌?恐怕也未必。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餐饮市场分析及2022年市场前景预测》,2021年,全国餐饮收入约4.7万亿元,与2020年相比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但两年平均下降0.5%。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疫情对全国餐饮收入虽然有影响,还未恢复至2019年水平,但幅度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两年平均下降0.5%,几乎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数字。海底捞的营业收入只要能维持与全国平均水平一样的速度,经营业绩应该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海底捞在2022年收入预计超过4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0%。在这样的情况下预计约38亿元至45亿元的亏损,最大的因素应该是店面扩张太快、太多,造成成本增速超过了收入增长速度。据悉,海底捞在2020年新开了544家门店,这样的急速扩张,即使没有发生疫情,管理跟不上,也仍然会出现巨大亏损。

据悉,2021年11月,海底捞宣布关停300家左右流量较低、经营业绩不如预期的门店。据杨利娟表示,这300家门店有不少是2020年和2021年新开的店。这就很说明问题。业绩差距会是疫情影响的结果吗?去新店怕传染,老店就不会传染?恐怕说不通。客流不高的都是新开的店,显然不是疫情因素,而是管理能力鞭长莫及之下,客流增势逐步乏力,到了某一个极限就成强弩之末了。

许多经营者习惯在高增长的市场环境下顺风张帆,对低增长环境则不知所从,要么准备不足、要么被动适应,经营不好就怪市道不顺。万科一旦遇冷就矫情“活不下去”,作为房地产领域的标杆企业都这样,那是不是意味着整个行业都应该关门歇业?当然,作为企业内部警示员工节约经营,呼吁“活下去”也是有道理的,但问题恐怕不止于此。早在2007年的时候,因为环境出现不好苗头,王石也曾喊房地产进入拐点。但随后一年市况就再次起飞,房价增长的速度超过以往,万科也因此收获了持续多年的增长红利。如此再度唱衰,断言行业进入“黑铁时代”,谁能保证剧情永远不会翻转?

当然,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时代,以往那样的以速度为唯一目标的高增长时代的确是过去了。经营者必须要适应环境的变化,不能习惯于延续传统的增长方式,而是要不断创新,走出一条品牌、质量和效益为统帅的内涵式增长的新路。

不仅经营者要学会逆境生存,投资者对标的物追涨杀跌的心态,也往往出现让投资对象要么一夜爆红、要么一夜坠崖的闹剧。海底捞的市值一年之间从巅峰跌到深谷,远远超过了其经营的实际情况。这其中难免有适应投资者把扩张数量看做繁荣标志的因素,毕竟经营者融资总要投资其所好。(李富永)

标签: 海底捞市值 逆水行舟 经营业绩 大规模扩张

上一篇:为名人代言再上“紧箍咒” 保护消费者权益 转型直播带货后销售额450万?多给新东方“二次创业”一点掌声下一篇: